張菊娜
【摘? ? 要】當下,社會競爭不斷加劇。很多家長忙于生存,無暇照顧孩子,致使許多初中生處于自由生長狀態,父母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況。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來源于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關鍵詞】初中生? 青春期情緒? 特點? 產生原因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26
社會思潮和互聯網對孩子的影響日趨復雜,給孩子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情緒。而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尚不成熟且更為敏感,極易受到外來影響而產生情緒危機。把握初中生青春期的情緒發展特點及情緒危機產生的原因,對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初中生的情緒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在此期間,由于學生的生理變化、外部環境影響、教育引導等因素的影響,初中生的情緒往往會發生變化,但由于初中生相對缺乏生活經驗,情緒的不妥善調節常常會導致壞情緒的積累,如果情緒危機不及時調整,會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自身、家庭和社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影響青春期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穩定。本文分析探討了初中生青春期的不良情緒特征及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一、初中生青春期的情緒特點
青春期通常是指12~16歲的年齡階段,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因此青春期就像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也像一艘航行在變幻莫測的大海上的船,總有被風暴襲擊的危險。這是初中生青春期情緒的生動寫照。但青春期的情緒難以把握,初中生的情緒變化以及生理變化的迅速發展所引起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恐懼、沮喪、憂郁、悲傷、易怒,絕望、緊張、憤怒、煩躁、自責等,是初中生青春期情緒和心理的典型特征。
(一)初中生青春期前期情緒特點
從十一二歲開始,便進入了青春期前期。從情緒狀態來看,青春期是情緒“大動蕩”時期,情緒極不穩定,容易波動。熱情和沖動是初中生青春期前期的一個主要特征。此時,他們的“成人感”情緒與一種特殊的熱情相結合,渴望像成年人一樣參與生活,祈求與成年人平等的地位和權力。他們有一種特殊的激情,但當別人的評論涉及到青少年的行為和素質時,尤其涉及到消極方面的評價的,也會帶有短暫的沖動性。
(二)初中生青春期中期情緒特點
進入青春期后,也就是十二三歲的時候,他們的心智逐漸變得更加細膩。隨著他們認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發展也會隨之豐富而微妙。青春期情緒豐富而微妙的一個變異表現是善于隱藏自己的情緒。例如:有時顯然看出他們對一件事感到厭煩,但他們卻出于禮貌或者其他因素去試圖接受;當愛慕其他異性時,由于自尊和客觀情境的限制,卻有意或無意的表達冷漠的態度。這也是善于自我掩飾的表現。
(三)初中生青春期后期情緒特點
十四五歲的青春期后期開始形成心境性的情緒特點,這標志著情緒發展已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心境是一種并不針對任何具體事物而存在的一般性和持續性的情緒狀態,是對經歷過的事的情緒的持續。初中生青春期情緒易于波動,常能激起某種情緒而形成心境。
二、初中生青春期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初中生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以下我們將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究。
(一)產生不良情緒的主觀原因
1.自身興趣愛好造成。
初中生自身興趣愛好的差異也會影響情緒波動。例如,一些學生興趣廣泛,他們的負面情緒可以通過興趣來調整,而興趣低甚至沒有興趣的學生則無法通過培養興趣來解決他們的抑郁和不快,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
2.自身素質造成。
因為自身素質和先天稟賦的差異,同樣的事情同齡人可以操作,但由于自身的原因操作不了,這時他們就會產生自卑感和消極的情緒,由于初中生文化素質低,認知水平差,不能一分二位和全面地看問題,所以遇到的問題不能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也不愿意與人交流,長期發展就會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
3.自身性格造成。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外向型性格開朗、活潑,喜歡傾訴和語言表達,這種類型的學生不易產生不良情緒,相反,內向的學生經常自我剖析[1],做事謹慎,往往會出現不良情緒。
(二)產生不良情緒的客觀原因
1.家庭教育的消極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有些家長忙于工作,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導致孩子缺乏自制力,缺乏對他人的了解;一些家長有不良的行為習慣,文化教育水平低,對待孩子過于嚴厲,孩子心里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大,過分溺愛和疼愛孩子,使孩子缺少一個正確的家庭教育環境,也會導致孩子不良情緒的產生。
2.學校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中考的指揮與控制作用,許多學校往往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對升學率的片面追求,缺乏必要的系統的專業知識,缺乏科學的咨詢工作。一些學校在教育上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問題,導致部分初中生產生叛逆心理[2],從而誘發不良情緒的產生。
三、結束語
初中生青春期的情緒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導與解決,就會給青少年學生自己乃至家庭、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嚴重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如何積極引導初中生不良情緒的轉變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慶華.初中生情緒自我調節效能感與家庭功能,學校人機環境的關系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04):05-07.
[2]邱文婷.中學生逆反心理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研究[M].西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