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菊
【摘 要】提到小學數學的學科教學,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科基礎能力培養,又要致力于學生學科成績的提升。為了能夠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該篇文章著重探討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技巧。
【關鍵詞】課前預熱 課堂效率 課后鞏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76
該篇文章的標題意在探析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技巧,主題也是圍繞小學數學教師的具體教學策略。由于小學學生的特殊性,年齡偏小但又是最需要接受培養和指導的階段。心智不成熟但又要高度配合數學學科教師的教學要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以及實施教學策略時,就要考慮到教學技巧的應用。課前預熱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熟悉課本知識,以便在課堂學習中更能集中精力。而課后鞏固階段,教師則要更注重學科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一、課前預熱階段的教學技巧
提到小學數學,最普遍和常見的關注點和教學重點就是基礎,基礎知識的教授,基礎習慣的養成以及基礎能力的培養等等。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基礎固然是特別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是探析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技巧的第一個切入點,從學生對該門學科的自主學習情況入手。課前預熱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更熟悉課本知識和內容,在教師進行教學時就更能集中精力,教師的課堂效率就會得到提升,教師的一系列教學計劃都能得以順利開展。
而提到具體的課前預熱教學技巧,最為傳統和常見的是課前預習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師開始新的內容講解時,讓學生先熟悉和了解課本相關內容,更有利于他們的課堂學習進展。課前預習還能讓學生養成比較好的學科學習習慣。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題目,能給學生一個清晰明確的預習方向,也能保障他們的課前預習質量。課前預習是針對整體學科章節內容的學習和了解,而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部分重點學科板塊進行課前預熱學習。尤其是小學數學,需要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運用的公式定理很多。僅憑教師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科需求的。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專項課前預熱活動。例如在講解某項公式定理前,就可以提前要求學生對該項公式進行記憶,并嘗試運用,還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小組討論。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他們對該項公式的學習成果,而且通過這一過程,所有的學生都對該項公式定理有了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在教師進行系統正式的知識講授時,學生的學習就能事半功倍。課前預熱不只包括常規預習和專項預習策略。課前預熱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課前學習行為。充足的課前準備會大大增強小學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教學技巧與課堂效率之間的聯系
課前預熱的作用一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二則是在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做鋪墊,充足的課前準備能讓該門學科的課堂效率提高許多。但要想學科課堂效率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僅靠課前預熱是遠遠不夠的。小學數學教師仍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考慮,教學技巧的應用更是重中之重。該段文字將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探討和分析,研究教學技巧的運用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之間的聯系。
第一點,從課堂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出發。傳統小學數學課堂上,通常是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和理解,再加以專項習題的練習,讓學生達到學習致用的效果。但這樣的教學模式也需要變革和創新,事實上這樣做很難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以及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例如給學生播放教學難點解析視頻,或者利用有趣生動的動畫演示向學生解釋和傳授公式定理。教師還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輔助工具。例如在進行幾何知識講解時,就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幾何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或者組織學生進行圖形制作,讓學生能全方位的了解和熟悉不同的幾何圖形。這一系列過程都是在轉換課堂氛圍,大力調動小學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由于小學學生的智力和能力都有限,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教學課堂進行一定的調整。
第二點,從課堂紀律這一點進行考慮。雖然在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質量占很大的比重,但學生的配合程度也決定了一堂數學課的真正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課堂紀律的調整也納入到教學技巧的范疇。具體做法有很多,例如要求學生主動記筆記,進行課堂隨機抽問環節等等。甚至端正學生的坐姿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質量。教師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讓學生通過正確的坐姿或者及時的筆記,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而是通過這一系列過程,學生能具有較強的主動學習意識,能更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十分有益的,這樣的教學技巧運用能夠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后鞏固中的教學技巧
課前預熱階段的成效以及課堂效率提高的情況,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在學生的課后鞏固情況中。小學數學學科的課后鞏固包括了具體的習題練習、公式定理記憶、錯題積累以及難題解答等等。提到具體的習題練習,尤其是數學學科,學生學到了公式,要能夠正確的運用,才算是學會了這一知識點。所以足夠的習題練習量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教師在保證學生習題練習數量的同時,還更要注重他們的練習質量。而對于公式定理的記憶,小學階段的學生會感到格外的困難。一方面是由于公式定理確實存在一定難度,而更大的原因則是這一階段的學生智力發育還不完全,記憶能力也沒有完全拓展開來。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公式定理記憶時,教師要有較為良好的策略。例如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再進行記憶,就是很好的解決策略之一。而對于錯題積累和難題解答,教師可以選擇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引導他們自由思考,組織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等等。由于每個學生的錯題和疑問都是不一樣的,要想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教師就需要采用合作學習理念。通過合作,學生能交換學科學習想法,也能分享學科學習經驗。這就是課后鞏固的幾個主要關鍵點,課后鞏固更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課前預熱是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做鋪墊,更是為了養成小學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而教學技巧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為了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課后鞏固則是對前面一系列教學規劃的總結和提升。該篇文章探討了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三個階段,用意在于探析不同的教學技巧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