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摘要:隨著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環境監測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既要做到不污染環境,又要采集到準確的環境質量數據,就存在一定難度,環境監測工作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未來環境的趨勢和發展方向,所以值得研究。本文將先介紹環境監測工作的現狀,指出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再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環保;環境監測;問題及對策
一、環境監測的現狀
(一)資源分配不均勻
現階段,我國的環境監測系統比較完善,形成了以省、市、縣為中心的多區域的環境監測系統,這就表明我國的環境監測系統已經形成網絡的形式,并且工作領域較大,管理角度多,具有一定難度,這些對于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一定挑戰,尤其是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異較大,東部經濟條件較好,而西部經濟發展水平欠缺,并且西部多高山,自然條件惡劣,所以我國西部缺少資金費用用于環境監測,并且人才稀缺,技術較為落后,監測手段水平低,即使是在我國東部地區,仍然存在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環境監測工作任務量又重,這些問題都給環境監測工作帶來了難度。
(二)環境危機日益嚴重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得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于是環境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大,環境污染問題包括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這些污染問題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也同時危害了人類自身,因為這些污染最終對人類生存的家園造成影響,通過生物鏈影響到了人類的健康,并且最終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如果人類對一些資源能源過度地開采,這就會使地球上僅有資源枯竭,最終給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另外,人類自身造成的電子垃圾、白色污染等對環境也是一種傷害,并且加重對環境的污染。
(三)監測技術落后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科技技術手段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國社會的各行各業,但是在環境監測工作中,技術手段還比較落后,尤其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比如說歐美國家現在已經實現POPS研究,這是一種信息化監測手段,具有快速與高效的特點,這項技術只是在我國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中使用,并且在使用上存在不足,而且我國總的監測機構中也還未使用這項監測技術,我國目前的檢測設備較為陳舊落后,人才缺乏,投入的資金不足,使得這項技術難以開展,另外,對于突發情況,我國的環境檢測部門并沒有制定出完善的應急預案,缺乏應急技術,對于突發的狀況難以想到,應急設備較落后,所以監測結果存在精準性不足的問題,以致于在發生突發狀況時,人員不能想出科學的辦法進行處理,對環境做不到動態監測,加上自然條件的限制因素,因為我國疆域面積廣大,地形差異較大,所以環境監測工作難以展開。
二、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污染事故傳遞機制不健全
因為在環境污染中,污染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所以對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就要十分謹慎,要設立應急預案,但目前我國的環境應急預案監測具有不足之處,比如當要提供環境監測數據時,卻不能及時提供,這就違背了及時性,并且在污染事故消息的傳遞上,也缺乏相應的技術,當事故發生時,不能快速地通知相關部門,所以也不能了解事故的性質和破壞力度,準確制定出解決方案。
(二)環境監測資金投入較少
環境監測工作中投入的資金較少,政府對環境監測工作重視不足,這樣就會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投入不足,那么監測設備就無法更新、檢修,監測人員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培訓和學習,環境監測工作只能停滯不前,監測效率低下,環境監測工作投入資金的不足會導致設備落后,人才缺乏,儀器得不到合理配置,環境監測結果不精準,最終影響政府關于環境的相關決策。
(三)環境監測法律制度不夠完善
隨著環保這一話題逐漸被提上日程,許多工程都需要考慮環保的因素,所以國家相關部門需要對環保立法,尤其是對環境監測工作立法,這一工作是環保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現階段,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也沒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使得環境監測工作處于不利的處境,也使得環境監測工作沒有明確的依據和法律保證。一旦發生環境污染問題,證據很難確立,導致環境監測工作中的人員管理、資金保障和監管體制得不到統一安排和落實,嚴重影響著我國監測工作的質量。
三、基于環保下的環境監測工作建議
(一)加大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力度
相關部門由于要履行自己的職能,所以要開展環境管理工作,如果要想了解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就需要人員仔細分析生活環境狀況,分析周圍環境會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當落實了環境監督管理工作之后,還需要對環境監測進行檢驗,檢驗工作是環保工作的最終一步,也是保障環境監督工作的基礎,在現階段,黨中央明確把環境監測工作作為重點任務,因為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一步,在此過程中,也需要加強環境監測工作的預警機制部署工作。
(二)健全環境監測制度
健全環境監測工作,就需要制定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監測方案,確定環境監測的內容、項目等,再在此基礎上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監測環境的質量,觀察本地區的環境質量變化狀況以及變化趨勢等,同時,環境監測部門需要提高監測的能力,不僅要監測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也要監測危害我們生命健康的食物、水等,擴大環境監測的范圍,并且對土壤、動植物、光熱等資源進行監測,不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三)建立環境預警機制
針對突發的環境污染事件,需要相關部門引起重視,建立并完善環境預警機制,加強對環境各數據的分析以及檢驗,不僅要進行人為分析,還要進行自動分析,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環境發展的應急預案,提高環境監測站的環境預警能力,調動起社會上的多方面因素,鼓勵行業和企業積極參與到環境監測的應急預案中,充分發揮行業以及企業的優勢,形成應急預案網絡結構,對環境監測應急預案的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并組織應急演練,針對出現的危險狀況,需要建立應急預案數據庫,比如說要求相關人員在發生緊急事故時,需要火速趕到現場,并及時進行監測工作。
四、結束語
環境監測工作是環保工作中的基礎性工作,針對監測工作中出現的不足,我們要深化管理系統,提高人員思想素質,并建立責任制和獎懲制,使環境監測工作更好地為環保工作和社會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付昱.基于環保下的環境監測工作研究[J].大科技,2018(1):56-58.
[2]吳建.基于環保下的環境監測工作的探討[J].軟件,2016(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