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和
摘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競爭日益加劇,而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需對成本進行管控。但是傳統的財務成本管控方式從思路與方法上越來越不適應當今企業的經濟活動。因此,解決好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基于此,本篇文章就我國企業成本核算現狀展開了討論,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現狀與對策
一、研究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構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力量。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成本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阻礙企業發展的成本核算問題日益突出。這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自身和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穩定產生影響。企業要掌握競爭的主動權,就必須在保持產品成本優勢和保證產品質量中投人大量的精力,解決好當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吸收先進的成本核算理論用于實踐,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的成本核算是重中之重。
二、我國企業成本核算現狀
(一)成本核算與管理缺乏科學的成本戰略支撐
隨著管理科學與財經科學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成本管控,也需要在企業戰略下制定相應的成本戰略。目前常見的成本戰略有全周期成本戰略、低成本戰略等等。也就是企業的全部成本工作都應圍繞著這個戰略來開展、進行。同樣,成本核算工作也需要在整個成本管控體系下設計與運行,例如,作業成本法在低成本戰略中應用較多,它立足于成本管理的精細化。而圍繞著作業成本法,就需要建立相應的核算體系與核算規則,從而設置合理的成本科目。但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對于成本核算與管理卻沒有明顯的成本戰略,導致成本工作的重心不連貫、一致,成本核算標準與尺度不統一,直接降低了成本工作的質量。
(二)對降低成本認識不足,成本管理效果不明顯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有的企業不惜一切代價降低產品成本,在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的同時,成本管理也難以發揮優勢。隨著生產要素市場價格的上升,企業在銷售情況不佳的情況下,就會為了生存打起價格戰而不是做好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管理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的負擔。因此,購進價格低、質量低的原材料減輕成本負擔在企業中不占少數。但是,降低成本是有限度和條件的,成本管理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無條件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利潤,而是為了企業可持續的發展。如果一味地降低成本,企業最終也逃脫不了關門大吉的結果。
(三)信息化程度較低,成本基礎數據薄弱
成本核算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僅要記錄、收集、整理好前期的成本基礎數據,而且還需要反復地檢查這些數據是否存在錯誤、是否合理。所以,在現代的成本核算中企業信息化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保證成本核算的可靠性,還能有效地縮短成本核算的時間。但是,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應用程度普遍不高,這樣的直接結果可能是成本基礎數據在短時間內難以準備齊全,不能完全真實地體現企業成本情況,成本基礎數據也不能在部門間實現實時共享,數據傳遞的拖延和斷片使會計人員不能及時記錄成本基礎數據,導致成本數據不完整,還會使一些成本基礎數據達不到成本核算對數據資料的要求等等。這一系列的可能中無論哪一個發展都會對企業成本核算造成不小影響。
三、加強我國企業成本核算的對策
(一)制定并實施科學的成本戰略
企業應結合發展戰略,制定并實施科學的成本戰略,并在此體系內,完善成本管控框架及設計科學的成本核算制度。目前,基于成本的戰略主要集中于成本領先戰略中。成本領先并不表示成本最低,而注重于成本最優。也就是同樣的成本開支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通過價值鏈分析深入研究成本動因,通過SWOT框架分析影響成本的諸項影響因素,從而確定本企業的成本關鍵點,施之以有針對性的措施,保持成本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二)拒絕打價格戰,注重成本管理工作
企業間打價格戰往往會兩敗俱傷,這是一種不合理的選擇。為了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為了自身健康穩定發展,企業也不應該選擇打價格戰。與其通過打價格戰取得市場份額,不如注重成本核算的查實,根據市場變化和企業發展通過多種方式驗證成本核算,算出真實合理的成本。這才是更有意義的競爭,這樣企業才能創新成本優勢,已較低的成本,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贏得先機,而不是無厘頭的打價格戰。企業始終需要牢記的是成本核算不是為了全然不顧的選擇最低成本,而是為了選擇最低成本。在此基礎上,再明確成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注重成本管理工作,企業成本相關工作會更成熟。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伴隨著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是成本核算,大多數的財會工作在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質量和效率都會提高。為了節約成本,目前我國多數企業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傳真等方式傳遞信息的,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這不僅會影響信息的時效性,某種程度上還會影響成本核算等各項會計核算的質量。所以,站在企業長期發展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會計信息化系統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會計信息系統的職能多樣化,數據初始化、記賬登賬、會計核算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能實現內部監督和控制、整理分析各項財務數據,為管理者決策提高了科學的依據。因此,無論是從完善成本核算還是其他各方面考慮,提高會計信息化程度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完善內部監督,規范成本核算過程
良好的內部監督環境,有利于企業各項經營策略的實施,有利于控制企業的各項風險,有利于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最終也會間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完善內部監督可以使成本核算的過程更規范,使成本管理費用的支出準確,保證了成本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從而提高了成本核算的質量。
四、結論
研究討論我國企業成本核算現狀與對策是必要的。企業想要解決成本核算不足的束縛,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立足于現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立成本戰略、完善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監督工作。
參考文獻:
[1]徐曉明.淺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6(19).
[2]陳躍.探討企業成本核算中常見問題與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16(11).
[3]梁欣然.企業成本核算問題及改進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