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潔
【摘 要】識字是基礎,基礎是很重要的,但是低年級學生識字率比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學生要配合老師通過多種途徑來更有趣的識別漢字。這篇文章主要敘述了怎樣創設良好的情景,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能力,利用有效情景,創設有效情景,提升學生識字能力。
【關鍵詞】創設情景 提高 識字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63
一、創設識字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堅持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任務中的主體性,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性。教師也要積極根據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積極進行創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思想意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創設有效情景,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比如,可以進行“文字搶答游戲”,設立幾個學習小組,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游戲競賽。可以猜謎語的方式來進行搶答,用學生監督學生的監督機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創造思維,也有利于搶答游戲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對優勝的小組給予獎勵,成績不太好的小組給予鼓勵。從而增強識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意識,可以自覺識記漢字。
二、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倡導下要發揮學生自己的個體獨立性,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具有個體差異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同時,在教學中,學生是教學任務的主體,學生自己應該積極掌握正確的識字方法。
(一)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組織的游戲識字競賽
運用游戲競賽模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文字碰撞”游戲,可以將相似的漢字組織在一起,如“江、河、湖、海”讓同學進行對對碰,這個游戲不僅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互動,師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互動,增強師生感情。還可以通過漢字迷宮游戲、猜字謎游戲等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二)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的體態動作來識字
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舉一動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可以利用好教師的體態語言進行識字訓練。比如,“喝”這個字,教師可以適當做出拿起水杯喝水的動作,讓學生自己進行辨識,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就會恍然大悟。
(三)利用圖文解字的方式讓學生識別漢字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教學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教師可以采用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晚霞和朝霞”是學生比較容易弄混的詞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投放上課內容的映像。學生根據多媒體投放的“晚霞和朝霞”的圖片來進行對比和提問,并隨著教師的引導進行識字。學生會逐漸意識到,太陽緩緩升起的那張圖片是“朝霞”,太陽緩緩落下的是“晚霞”,并且認識到“晚霞”的那張圖片都是傍晚。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又讓學生理解了詞義。
(四)利用字理情景,引導學生識字
比如,在學習漢字“井”是,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將漢字變成一個有一個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畫面。讓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個圖片像什么?學生答:像一口井。學生可以通過老師對古井的描述進行字形字義的識別。比如,教師對“井”字的故事描述:古時候的人們在打水的時候在井的兩旁釘上木樁,這樣水桶就不會掉下去了。學生可以趁機拿出手中的漢字,進行比較。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對漢字的印象。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在生活中識字
學生也要配合教師在課堂上創設的有效情景學會識字,也可以跟著教室進行課外識字活動,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增加學習漢子的興趣,增強學習識字的主動性。學生可以跟著教師到商場超市或者博物管進行識字訓練。
比如商品包裝上的文字,讓老師對學生學生進行提問,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相對較差的學生給予鼓勵。增強學生識字的自信心。提高識字的興趣。在生活中,可以在家里進行家電的認識,可以在街道和社區對廣告上的漢字進行識別,還可以通過電視上的滾動字幕來識別漢字,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增強了識字欲望,使學生可以自覺識記。
四、鞏固識字效果,分享識字樂趣
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伴隨著遺忘。學生要根據教師的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防止知識的遺忘。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倡導下,學生是具有獨立性的獨立個體,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學生更要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培養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在學會漢子的同時,可以分享學會漢字后的樂趣。教師也可以及時給予鼓勵。
識字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成長的差異性。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各自的特點進行教學,積極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主動識字、快樂識字,切實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增強學生對識字課程的主動探索性,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為培養更好素質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瑜.淺談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科學咨詢.2017(35)
[2]譚亞峰.淺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2).
[3]曹志.基礎教育論壇實施系統培養工程助力青年教師成長[J].基礎教育論壇.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