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輝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制度的不斷完善和進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增強,為了更好的做到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的內部控制和監督體制,因此進行規范化的會計體系管理,進一步增強我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從而確保會計內部資料的真實性以及完整性,最終實現維護國家權益和國有資產完整性的目標。
關鍵詞:信息化;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監督;分析
事業單位主要就是組織機構利用國有資產開展工作,這樣的工作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實現更高效的發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水平在該種管理當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偠灾?,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管理應該有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管理方式,正確的解決對策對于完善現有的管理制度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無論是從宏觀的角度還是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會計信息化管理都是未來社會發展中的關鍵性因素。
一、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作用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實施有助于提高整體運行的工作效率
關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于工作的態度以及工作中的效率。大家眾所周知,事業單位的效率低下是大眾普遍較為反感的一種詬病,單位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同時還缺乏主動性,這里面還涉及到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問題、事業單位整體人員的素質問題以及相關的獎勵機制問題。對于事業單位中的會計角度入手進行分析,發現傳統會計的手工記賬嚴重影響著單位的工作效率,費時低效,因此在當前全國范圍內當前事業單位已經開始廣泛的開展會計電算化,其很好的解決了工作效率的問題。同時由于內部控制相對不規范也不嚴格,很多工作人員是想利用工作之便從國家身上謀取利潤,心思不能完全用在工作中,更不會想著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促進單位內部控制的穩定實施。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以及監督可以起到預防腐敗作用
事業單位人員長期工作作風會形成吃大鍋飯的感覺,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工作人員未能將公司的盈虧以及效益與自身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很多職工甚至包括一些事業單位的領導班子存在單位花錢多少與自身無關的錯誤觀念,從而造成一些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不強的人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發生,同時一些事業單位還存在私設賬簿的現象與問題,這就給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的控制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和不利。只有在單位中切實落實會計內部控制以及審核監督工作,才能為事業單位反腐倡廉打下堅實基礎。
二、如何應對會計信息化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帶來的挑戰
(一)提高重視程度,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會計信息化發展為事業單位的管理及建設帶來了較多的益處,直接影響著辦公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沒有做好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那么會計信息化所帶來的危害也非常明顯,影響著事業單位的整體運轉。所以,要想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有效地利用好會計信息化,并使其向有利的方向發展,必須要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調整。首先,必須要加強事業單位領導對會計信息化的了解,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信息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使會計信息化進程得到高效的推進,才能使單位的內部控制得到領導層的重視,這為會計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其次,要對財務管理人員灌輸正確的風險意識。財務人員是會計信息化的最終執行者,他們在會計信息化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意識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和建設,所以必須要加強財務工作人員風險意識的培養,使其明白會計信息化帶來的便利條件及不利影響,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財務人員要進行必要的處罰,進而使相關人員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
(二)健全單位內部信息化管理制度
會計信息化的建設為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了較多的便利,但是不良隱患依然存在。所以,事業單位必須要建立有效的監督體系和責任制度來規范工作人員的操作,進而提高相關財務信息的準確度和保密度,這樣才能發揮出會計信息化的重要價值。首先,必須要建立工作人員責任制度,使個人分工變得更加明確,這也有利于工作人員工作責任感的提升,減少不良現象的發生幾率。其次,要明確工作權限制度,這可以有效控制職責不清所帶來的徇私舞弊現象。最后,要明確工作人員的業務流程,增強財務工作效率。事業單位所制定的相關制度應包含以下方面: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單位的責任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信息加密管理制度、數據保密制度、網絡安全制度等等。
(三)加強會計運行系統的安全性能
財務信息是事業單位的核心信息之一,包含著整個單位的資金運行情況。所以在保證相關設備安全、有效運行的前提下,還要加強財務信息、數據保密工作的開展。盡量避免非財務工作人員使用相關設備及軟件,努力為財務信息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例如采用防火、防水等不間斷的電源,使用高質量的辦公設備及軟件,定期對電腦設備及軟件進行殺毒,存儲財務信息的電腦限制聯網等措施。要努力從根源上確保相應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會計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實用性。另外,還要努力提升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相關信息的利用效率。首先,對單位內部構建內部網絡,主要應用于單位內部辦公使用。其次,還應建立單位外部網絡,用于與其他單位的溝通和交流。最后,還要建設網際互聯網,便于單位工作人員了解外界相關信息,增強會計信息的獲取方式及利用效率。
四、結論
總而言之,通過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者的風險意識,加強對于財務的風險管理以及控制,使得員工明確風險職責是控制財務風險的基礎。要不斷健全風險的問責制度,通過加強監督以及形成問責機制來落實事業單位的風險管理制度,加強事業單位的執行力度和整體積極性。在信息化環境下,不斷的加強對于事業單位會計的內部控制以及監督的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黃茜.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思考[J].財會學習,2017(09):243-244.
[2]馮賀樓.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策研究[J].北方經貿,2015(05):234-235.
[3]王秀華.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J].中國農業會計,2013(11):58-59.
[4]王秀華.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3(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