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竹
(710122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 陜西 西安)
波斯納(1997)認為法經濟學主要是確立法律原則,而不是修正具體的法律條款。原則上的治理更強調最后的社會效益。因此立法應該傾向于制定高概括性的治理原則來規范互聯網平臺主體的責任,營造出一種開放性包容性的平臺環境,綜合考慮“效率”和“公平”的安排,作出使社會整體效用最大化的法律制度安排。
基于法經濟學的理念對互聯網平臺治理,就要從整體社會經濟效益出發,合理規制不同參與主體的權利責任,不僅要考慮治理過程中效率和公平兩大價值的權衡,突出互聯網本身的創新性,又要考慮治理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比,提高制度本身的經濟效率①。
在法經濟學理念下,法規效率包括執行此法規即裁量是非所花費的成本,二是法規能否使得社會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衡量。由于互聯網平臺產業層出不窮,不僅對某些現有制度帶來挑戰而且某些方面存在空白。讓對平臺發展了解并不專業的政府部門全方位管控平臺以及制定相關法規是不現實也是不合適的,草擬法律的主管部門還可能因此沖動攬權,造成貪污腐敗。法律法規一般通過概括加列舉的方式規定平臺治理的內容,并且無法概括所有內容。在法律法規尚未制定和政府政策不明確的情況下,平臺行業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與經營者通過與入駐商家,消費者訂立服務協議,明確權利義務等,能夠更好地治理平臺。
在討論如何合理擔責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電商平臺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國相關的立法和法院司法判決一般都傾向于認定電商平臺僅僅是網絡服務提供者而非交易的中介方。電商平臺提供的網絡交易服務是指電商平臺為交易當事人完成交易活動提供的其所必需的信息發布,信息傳遞,信息保存等服務。
所謂漢德公式,即由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勒尼德·漢德(Learned Hand)在1947年,美國訴卡洛爾·波音拖船公司一案中提出的過失認定公式(以侵權行為的預防成本B與造成損害的蓋然性P,損失金額L的乘積之比來認定行為人是否應承擔過失責任)。現在,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法經濟學下的漢德公式模型,平臺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的事故性質是單邊的,即事故風險僅僅受到提供者謹慎預防措施(即預防損害發生)的影響而與消費者自身無關。另外我們假定,社會目標是最小采取謹慎措施的成本和造成的損失之和,即為社會總成本。這個謹慎的社會最優程度反映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實施謹慎的成本。二是在此謹慎程度下引起的事故風險的降低。在無需擔責的情況下,侵害者幾乎不會盡到任何謹慎,事故發生率的降低也與之無關,所以社會成本超過最優成本。而在嚴格責任制,侵害者必須對其造成的所有損失進行賠償,也不能達到社會總成本最小化的社會目標。即采用中等的謹慎程度才能達到社會總成本最優。結合漢德公式,我們還能夠更好地證明這一點。侵害者在他僅僅有過失時,按避免事故的成本高低來擔責,即避免事故的成本越低所擔責越大。如果他的謹慎程度(及所需成本)高于適當水平,他就不用擔責(這樣高成本的謹慎在現實社會也不可取)。按照這樣的規則,不僅責任劃分更加公平,而且侵害者會被引導按照適當的謹慎②來行為,這樣他們既不會增加成本而且也不用承擔更多的責任,社會成本也達到最優。在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的關鍵階段,如何做好互聯網平臺的整治立法工作,高效地協調政府與平臺之間的責任關系著我國的全球數字競爭力,以及能否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建立網絡強國。因此我國還需對互聯網經濟發展規律做進一步研究,不斷完善制度規則,弘揚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推進互聯網平臺經濟尋求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搭建好互聯網發展的交流平臺,集思廣益,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為互聯網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表1

漢德公式下擔責成本
注釋:
①美國1997年制定的《全球電子商務框架》明確指出,電子商務應該以行業自我規制為主,政府只是起支持作用。歐盟《電子商務指令》第四條也明確規定不得對電子商務增設任何形式的事前許可,以期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②適當的謹慎(due care or proper care,或稱善良管理人)應盡之義務與適當的注意是侵權法中確定過失(negligence)與承擔法律責任的標準,其意指一個具有普通謹慎與理性的人在給定的情況下應當盡到的謹慎注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