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華陽
(341000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 贛州)
個人信息的法定上位與個人信息的法定名稱不一樣。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術語。個人信息的最早的法定名稱是國際文獻中的“個人資料”,但在未來的法律規范中并沒有被廣泛使用。因為個人信息是一項新的法律,學術和立法圈對個人信息的理解是不一致的,主要存在的術語“個人信息”、“個人資料”、“隱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個人信息的保護。但是目前,我國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還不夠完善,沒有建立統一的法律法規,對于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比較分散。同時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只限定在了個人隱私方面的信息。對于個人信息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再者就是把它放在個人名聲,在隱私法規執行和保護,其保護的基礎主要是民法的個性,聲譽,隱私,侵權法,尚未介紹一部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這將給保護個人信息的權利帶來困難。它也挑戰了個人信息權利的保護。保護個人信息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個人尊嚴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和社會尊重的認識。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同時也在享受網絡的優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付出代價,人的尊嚴很可能受到傷害。判斷自然人的人格尊嚴是否不僅受到主觀方面的傷害,而且也從客觀角度看,它在社會中應有的基本尊重是被輕視的。如今,網絡個人信息被濫用在世界各地,在任何時候,“人肉搜索”的可能性對人類尊嚴的嚴重損害,不僅對受害者的主觀感受造成巨大傷害,也嚴重地降低了受害者對環境的損害。互聯網個人信息的大部分內容與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密切相關,可以準確地識別出特定的自然人。因此,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范個人信息的濫用,保障自然人尊嚴的尊嚴,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網絡個人信息收集、交換、傳播和使用工具已成為企業盈利的業務,商家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須要對個人的信息進行收集并分類。這就會促使商家不斷的獲取客戶的個人信息。從這個方面就可以看出,個人的信息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為此,就需要完善對個人信息的產權規定。自然人財產利益的個人信息,因此,不享受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就可以擅自的獲取客戶的個人信息,只要是不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的,就不屬于犯法,法律是不能對這種行為進行制裁的。因此,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不僅僅是隱私信息,都需要法律進行規范,保障個人信息不受到侵害。
法律是保護個人信息的有效保障,雖然我國的法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多多少少都有相關的規定,但是比較分散,具體的條紋也不夠詳細,缺乏可操作性。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個人信息,就需要建立一套專門的法律法規,例如《個人信息保護法》。從法律角度確定個人信息的權利,明確界定互聯網個人信息的保護。通過設置個人信息保護法案,將其個人信息作為保護的獨立權利,個人信息明確界定了內容和使用的范圍,明確當個人信息受到侵犯后的制裁與救濟等等。對于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建立,不能盲目,需要借鑒國外完善先進的法律法規。目前,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以德國為代表的統一立法,第二種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權力下放立法。我國應該根據實際國情建立一套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體系,實現對個人信息的有效保護,促進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
個人信息有其獨特的個性興趣,往往表現為某種財產利益。對個人信息進行侵權會造成對權利主體的損害。個人信息侵權保護法是對侵權救濟受害者進行的,對個人信息的網絡侵犯應是侵權行為的適用法律的責任,比如為制止侵權、消除影響、責任的方式等。但是對個人信息侵權的保護是消極的,它只在人們的個人信息受到侵害之后才會產生法律效力。這就阻礙了對個人信息的積極保護。個人信息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信息,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在個人信息受到侵害以后,受害人無法得到侵犯個人信息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同時保護個人信息與一種產權的保護,是符合現代經濟學的觀點和思想。因此,保護互聯網個人信息的權利應受保護侵權法律和保護財產權的兩個軌道系統的保護,個人信息應得到充分保護。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為了能夠對個人的信息進行有效的保護,就需要正確處理好信息的合理流通以及合理保護之間的關系。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并不是指只有個人才能知曉自己的全部信息,信息是需要流動的,是需要產生財產利益的。因此我們應該提倡信息的自由流通,以實現信息的影響。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和個人信息的流動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協調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只有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提高對網絡信息安全和信心的認識,同時也能使更多的人進入信息傳播的信息流通,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只有正確的處理好信息流通以及信息的合理保護之間的關系,才能不僅保護了個人信息不受到侵害,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