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杰
(550025 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 貴州 貴陽)
山東聊城“刺死辱母者案件”在經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媒體的報道和轉載后,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聊城市中院經過審理后認為:于某的行為不具有正當防衛的情節,不屬于防衛過當。其依據主要為:于某當時并不具有防衛的緊迫性,于某手持尖刀捅刺被害人并不是以不法侵害的存在為前提,因此法院最終認定于某犯故意傷害罪。
通過法院判決書認定的案件事實我們不難看出,本案起源于討債,但是這里的債務并非是根據我國法律所認定的合法債務,根據雙方口頭約定的利息可以看出這就是實質上屬于的高利貸性質。而本案的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卻沒有對案件的性質作出實質性的認定。本案的當事人在索要非法債務的過程中采取了非法拘禁的行為,對于此種情況一般認為其構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是一個持續的侵害行為,對于持續侵害我們往往賦予其廣義上的概念。在本案討債的過程當中,還伴隨著討債人侮辱于某母子的行為。本案的杜某某把陰莖裸露在體外對著于某的母親蘇某某,而且還把鞋子脫下來給于某聞。杜某某對于某母子的侮辱程度是相當卑劣的。因此杜某某的辱母行為為后續于某在情急之下的拔刀相向埋下了伏筆。有很多學者認為針對此情況也可適用于刑法第20條第三款特殊正當防衛的情況。筆者認為即使辱母這種行為相當惡劣,它也不能成為無過當防衛的前提。無過當防衛針對的是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非法拘禁中的侮辱行為不符合這里的相當性的判斷原則。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說為行為相適應說。杜某某等人在討債的過程中雖然伴有非法拘禁、言行侮辱等行為但其目的是為了使于某母子能盡快將債務歸還,主觀上并不存在傷害其母子的故意,這種危險不具有刑法上的緊迫性和及時性。因此不能適用于上述第三款的規定。洛克曾說:“當為保護我而制定的法律不能對強力加以干預以保障我的生命,而生命一旦喪失就無法補償時,我就可以自衛并享有斗爭的權利,即殺死侵害者的自由,因為有侵犯者不容許我有時間訴諸我們共同的裁判者來救助一個無可補償的損害?!?/p>
在這之后介入了公安機關公職人員的行為,其在到達現場后說:“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敝缶妥叱隽宿k公室。在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后,于某母子所面臨的危險狀態并沒有因此而得到解除,而且在辦案人員走出辦公室后于某自感無望才發生了后來亂捅刀子的情景。二審法院經審理后認定:在案發時杜某某等人對于某母子采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非法拘禁行為,不法侵害在客觀上是存在的,于某當時存在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其所采取的行為客觀上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的發生,因此對其行為認定為是防衛過當。
通過二審法院的認定對于于某受到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是持積極肯定的態度。筆者認為二審法院適用正當防衛有關防衛過當的行為是正確的。對于防衛過當的行為,二審法院在判決中指出:“評判防衛是否過當,應當從不法侵害的性質、手段、緊迫程度和嚴重程度,防衛的條件、方式、強迫程度、后果等情節進行綜合判定。”因此,應當認定于某的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從而造成重大損害。
我國《刑法》第20條對于正當防衛做出了明文的規定。根據該條文的規定,通常認為成立一般正當防衛應當同時符合起因條件、時間條件、主觀條件、限度條件等五個條件。而上述的五個條件當中,每一個條件之下又涉及諸多具體的問題。因此在司法實踐中為了正確的適用正當防衛,應當對每一個具體問題進行細致全面的分析。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正當防衛的認定相當困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了避免正當防衛淪為“僵尸性條款”,法官應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對案件進行全面分析。雖然于某案的一審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存在很多瑕疵,對于案件的性質和事實沒有做出正確的判定,但好在案件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后,在二審的審理的過程中使案件得到糾正。于某案的二審判決以案件事實和證據為依據,切實貫徹了正當防衛的立法宗旨,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正當防衛作為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任何公民在面對不法侵害時均有權針對不法侵害實施正當防衛。
真正讓人民群眾在這起案件審判中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同時于某案也成為適用正當防衛案件的典型案例,成為今后法院審理案件適用正當防衛時典型的司法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