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大望路到維多利亞港,映客終于成為港交所娛樂直播第一股。三年間映客在沒有BAT加持的背景下完成了上市,期間經歷了高光時刻也遭遇了業績考問。在網絡直播進入精細化競爭后,完成上市的映客是否能找到持續增長的動力,鋪設多元化的營收結構是行業關注的焦點。
相關資料顯示,以2017年收入計算,映客是中國第二大移動端直播平臺,收入為39.4億元人民幣,市場占有率為15.3%。以2017年平均月活躍主播人數計算,映客是中國最大的移動端直播平臺。但是,其與虎牙的市值差距不小。
映客的上市短期內并不會直接沖擊直播行業市場格局,直播行業中玩家都是實力派,就算不上市在資金上也擁有較好的融資策略。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更早上市直播企業在探索新業務和新模式上的自由度會更大。(來源:北京商報)
“映客”上市背后反映了秀場直播行業的困境。一是盈利模式單一。映客目前雖有直播業務、廣告業務和其他業務,但直播業務仍是映客的主要收入來源,直播業務收入占比則高達99.4%,映客作為移動端直播平臺,移動直播設備的屏幕大小有限,若投放大量廣告,容易造成用戶反感,反而得不償失。二是直播內容單一。秀場直播中高人氣主播多為俊男靚女,觀眾在內容同質化的秀場平臺上容易出現審美疲勞。三是直播平臺市場分化嚴重,競爭激烈。YY直播背后有小米、一直播依靠新浪微博、來瘋直播和奇秀直播則分別有阿里、百度的支撐,花椒直播與六間房抱團重組。
映客上市求生,走資本化道路,以拓寬盈利渠道。但事實上,上市不是目的,而是生存下來的手段和途徑。映客上市的啟示是要想讓直播行業生存下來,關鍵在于直播內容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