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李婷
在鎮寧自治縣人民醫院費用結算窗口前,馬廠鎮浪蕩村村民梁大奎反復看了好幾次住院結算單,終于確認自己住院10天只花了163.61元,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怕拖累家里,疼得受不了才來看病,聽醫生說國家有醫療扶貧惠民政策,報銷得多,但沒想到住院10天只花了200元不到。現在再也不怕看病貴了。”梁大奎一臉喜悅。
近年來,鎮寧自治縣圍繞醫療衛生事業建設,全力助推脫貧攻堅,扎實構建醫療“四重保障”體系,為群眾織密織牢一張保基本、兜底線、廣覆蓋的醫療保障網。
“從2017年起,我們就建立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費用兜底‘四重保障’,確保住院補償比例達90%以上,對重大疾病報銷比例達100%。”鎮寧自治縣合醫辦主任廖麗告訴記者。
為確保困難群眾病有所醫,鎮寧自治縣取消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對建檔立卡貧困大病患者進行集中救治,做到“一人一檔一方案”。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簡嘎、沙子、革利三個貧困鄉由政府財政全額代繳,其余12個鎮(街道)政府財政按每人40元進行補貼,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對符合分級診療、轉診轉院規范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實行門診待遇、住院待遇等政策傾斜。對有康復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殘聯優先提供康復訓練、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等康復服務。

為簡化醫療機構繁瑣的結報程序,鎮寧自治縣出臺政策,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時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即可直接住院治療。圖為群眾在農合門診結算窗口排隊結算。
為簡化醫療機構繁瑣的結報程序,鎮寧自治縣人社、民政、衛生計生、扶貧等部門密切溝通協作,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時,持相關有效身份證件辦理入院手續,并與醫療機構簽訂先診療后付費協議后,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即可直接住院治療。同時,從今年1月1日起,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通過統一窗口、統一信息平臺實現“一站式”即時結報。
截至目前,全縣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報銷達1790人(次),醫療總費用1097.45萬元,“四重保障”報銷費用989.84萬元;對2017年實際補償比低于90%的3514人發放醫療補助金525.46萬元;大病保險報銷2454人(次),補償費用695.25萬元。同時,該縣還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00%覆蓋。
為讓困難群眾“看得好病”,鎮寧自治縣還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培養縣級骨干醫師。同時全面建成覆蓋省、市、縣、鄉的四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讓群眾就近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