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榮 李澤鑫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何廣
長順縣近年來把工業實體經濟作為實現全縣經濟跨越發展的突破口,以平臺建設為載體、重點項目建設為支撐,工業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實現從工業“貧困戶”到“優等生”的轉變。
走進長順縣鼠場園區,貴州西奧輕質節能板材生產車間內,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有的抬材料、有的忙筑模、有的量尺寸;車間外,一排排成品輕質板材碼放整齊,正等著發往各地;新規劃的孵化園二期產業園,基礎廠房設施建設如火如荼……
曾經,長順的工業發展面臨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等困難。2010年,長順縣規模工業總產值和規模工業增加值僅為14.34億元和4.35億元。
經過一批批開拓者的努力,長順的工業發展擺脫了“一窮二白”的局面,實現從工業“貧困戶”到“優等生”的轉變。2017年,長順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為62.3億元,是2010年的4.3倍;規模工業增加值為15.65億元,是2010的3.6倍;規模工業增速為12.7%,排黔南州第二位,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1.85%。
近年來,長順縣按照“一園三區”規劃,把工業實體經濟作為實現全縣經濟跨越發展的突破口,緊緊圍繞“工業強縣”戰略目標,以承接東部沿海和貴陽及貴安周邊產業轉移、推進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平臺建設為載體、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支撐,工業實體經濟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
長順縣將園區建設作為發展工業經濟的主抓手,調整園區行政管理模式,以威遠工業園區作為全縣園區總的對外稱號,在內分別設立威遠園區、鼠場園區和廣順開發區,充實、調整和配備各園區管委會人員。在抓好威遠工業園區建設的同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啟動建設輕工產業園、鼠場中小企業孵化園、貴陽·長順產業園等園中園。目前,長順縣園區總規劃面積5000公頃,核心區面積3800公頃,已開發面積1200公頃。
同時,加大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調整了以冶金和高污染為主的產業結構,積極引進和培育新型建材、工業刀具、防水材料及節能環保產業項目。西奧輕質節能板材、淦鑫鋼模制造、世紀金晨管業等企業的進駐極大地推動了園區經濟發展,特別是在新型建材方面取得了自主創新技術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長順鼠場園區初步形成了“六個一服務體制”,充實了園區管委會的人才儲備力量。在抓好園區自身的服務機制建設的同時,結合園區發展實際,積極打造“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產業孵化園。
長順鼠場園區黨工委副書記但秀東告訴記者,園區目前有規模企業12戶,2017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8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園區完成生產經營性稅收269.03萬元,相當于去年生產經營性稅收的總額。
“現在的長順在發展基礎、發展環境、發展條件上和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乘勢而為,緊扣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引導各類要素向產業集聚、向園區集中、為企業服務,培育發展新動能,為全縣經濟‘補鈣壯骨’。”長順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友軍如是說。
能否引進項目,是落實“工業強縣”戰略,實現縣域經濟增長的關鍵環節。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長順縣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一園三區”規劃,把抓工業項目建設作為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點,加大工業招商力度,通過強化協調服務、打造發展平臺等措施,按照《長順縣2017年“集團式”招商引資工作考核方案》抓好招商引資工作。

長順加大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積極引進和培育新型建材、工業刀具、防水材料及節能環保產業項目入駐園區。圖為長順縣鼠場工業園區。(長順縣傳媒中心供圖)
同時,圍繞“環貴陽、融貴安”的區位優勢,以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各地客商,從項目考察、洽談、評審、簽約、手續辦理等環節,為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務。
2017年,長順招商引資在建項目有100個,目前已錄入到位資金149.487億元。其中,新引進省外境內3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54個,簽約總投資額97.75億元,完成到位資金101.28億元,同比增長26.47%。
今年是長順縣產業大招商突破年,根據省、州產業大招商突破年和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精神,結合實際,長順制定下發《長順縣2018產業大招商突破年行動方案》。園區管委會牢固樹立“愛商、護商、親商、安商”的理念,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優化招商環境,加大招商力度。
截至今年4月,長順有招商引資在建項目55個,已錄入到位資金55.84億元,其中,新引進省外境內3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26個,簽約總投資額36億元,完成到位資金24.93億元;開工建設億元以上省外境內項目15個。
以前,園區經濟對長順縣的群眾而言,是一種陌生的經濟形態。如今,當地群眾都知道園區經濟是個“聚寶盆”,能極大地惠及廣大群眾。
隨著長順鼠場園區的不斷發展,企業不斷入駐投產,園區內各類餐飲店、汽修店、運輸車隊、施工車隊、商鋪等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周邊群眾積極參與各類項目建設,組建運輸、施工隊伍進入園區務工,經濟收入逐漸增加。
“聽說家門口有工廠入駐,我就來了。”家住鼠場社區何仁組的貧困戶金成,一邊按規格劃著玻璃,一邊高興地說,“在這里上班,一個月收入有3000余元,廠里還為我們購買保險,既可以照顧家庭還能掙錢”。如今,金成的日子越過越好,摘掉“貧困帽”的信心更足了。
長順要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實現貧困縣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離不開企業的支持與幫扶。鼠場園區創新性地提出了《鼠場園區脫貧攻堅“百家企業幫扶貧困戶”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共協調園區(鎮區)53家投產企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93人,落實幫扶資金27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