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 李國富
一般來說,數學問題都擁有多種解答方法,也就是一題多解,然而問題難度卻在于怎樣快速地把問題著手點找出來。而借助一題多解這種教學模式,除了能夠對高中生的多變思維加以培養,不斷提升其思維方面的靈敏性以及活躍性之外,同時還能對其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加以提高。實際上,高中生現有思維能力依然處在不斷健全階段,所以,課堂教學模式會給其思維能力的整體提高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其實,數學是一門重視基礎的科目,就好比是一棟建筑,若想修建穩固,關鍵在于打牢基礎。針對高中數學而言,地基其實就是基礎性的數學公式、定理以及概念,只有讓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加以掌握,才能讓其數學方面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借助這些知識來對問題進行正確解決,使其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假設教師僅是照本宣科,那么便會讓高中生對知識產生片面理解,一旦遇到一些不熟悉的習題,學生便會出現慌亂,很難進行正確解答。因此,教師對知識加以講解之時,需對一題多解這種方式加以利用,對知識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講解,這樣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為接下來的解題奠定基礎。
比如,在講授函數和反函數的有關概念時,教師可對該類例題加以講解,進而深化學生對于性質及概念的具體理解,提高其一題多解的能力,同時使得課堂效率得以提高。
數學教師在講完數學之中的基礎定理、公式以及概念之后,還需與教材當中所給例題加以結合,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講解。而數學教師在對例題加以講解時,需要對一題多解這種思維模式加以使用,對學生靈活解題這一能力加以培養。同時,讓高中生對教材知識融會貫通,這樣對高中生日后學習以及解題非常有利。
比如,數學教師在對數列有關知識進行講授期間,在講解前項與后項比較大小時,就可借助一題多解這種方法。如:已知數列 滿其中 ,請對 和 具體大小加以比較。
方法一:作差法。把前后兩項作差,用后項減去前項,進而對兩項大小加以判斷:
方法二:作商法。把前后兩項作商,用后項除以前項,進而對兩項大小加以判斷:
在過去的高中數學課堂之中,教師常借助題海戰術輔助教學。數學教師通常都給高中生布置大量作業,讓其通過大量習題來熟悉數學題型,讓高中生不斷對同一個知識點加以反復練習,此種方式除了降低高中生整體學習方面的興趣之外,同時還使得學生整體學習效率不高,多數學習都屬于無用功。此時,就需要數學教師對過去的教學方式加以轉變,借助一題多解這種方法來培養及鍛煉學生的整體發散思維。通過課上教學來對基礎知識以及經典例題加以細致講解,進而讓高中生能夠對數學科目當中的一題多解這種方法進行了解。同時,在課后教師需給學生布置相應經典習題,便于學生在課后對課上知識加以鞏固,進而對高中生的靈活解題能力以及數學方面的發散思維加以培養。
例如,數學教師在對函數圖象和其對稱性的有關性質講授完畢之后,可為學生布置同類習題,要求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思考解決。如:函數滿足 ,那么()
A.f(1)>c>f(-1) B.f(1)<c<f(-1)
C.c>f(-1)>f(1) D.c<f(-1)<f(1)
方法一:根據題設條件能夠得到函數圖象的對稱軸,進而把b值求出來,之后代回原式比較大小。因為 ,可知 的對稱軸是x=1,進而求出b=-2。而所以得到 f(1)<c<f(-1)。
方法二:圖象法。借助數形結合這種思想,把函數圖象畫出來,之后按照圖象來比較大小。因為 ,所以 的對稱軸是x=1。又 , 在區間[-1,1]上是遞減的,進而得到
綜上可知,學習數學對于所有學生而言都是一個重要過程,但高中數學還屬于數學整體學習期間的重要階段,高中生只有在此階段學好數學,才可為日后學習打下扎實基礎。和過去的題海戰術相比,一題多解這種模式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更加有利。課堂上,教師需借助一題多解的經典例題引導學生展開深入思考,讓其能夠從多層次、多角度展開思考,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借助一題多解來對知識點加以講解,培養學生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知識整合解題能力,同時借助一題多解進行課后練習,強化學生解題期間的發散思維,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逐漸養成數學方面的發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