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力勇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文化大省。隨著群眾文化需求的提升,衛生系統如何順應群眾所需,變革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使衛生宣傳讓群眾喜聞樂見?近年來,河南省圍繞加強衛生文化建設,豐富衛生文化內涵,提升衛生宣傳的凝聚力、感染力、影響力進行了有益探索,充分利用電影、電視、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塑造生動感人的衛生行業形象,建設了具有行業特色、富有時代特征、具有地方特點的衛生文化。
衛生宣傳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法律法規和政策。河南省探索在利用媒體宣傳的同時,創作拍攝相關的影視作品,提高宣傳的實效,不斷擴大影響力。
201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實施。為了加強對該法規的宣傳效果,早在2012年,河南省就謀劃拍攝了一部反映精神衛生工作的電影。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的大力支持下,歷時6個多月后,高清數字電影故事片《心靈解碼》于2013年10月9日在河南省首映。該片被業內專家稱為“內容積極向上,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已在河南、四川、重慶、安徽等18個省市舉行了首映式,并被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列為全國優秀文藝作品。
由于歷史原因,河南省艾滋病問題一直被國內外關注。為了宣傳黨和政府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視,對艾滋病病人的關愛,由河南省衛生計生部門策劃,河南省曲劇團創作了戲劇《飄揚的紅絲帶》。這是國內第一部表現艾滋病題材的地方戲作品。該劇再現了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對艾滋病患者的關愛之情,譜寫了一曲紅絲帶的真情贊歌。該劇上演后引起強烈反響,曾榮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銀獎和田漢劇本獎,并應邀參加了由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衛生部舉辦的“紅絲帶萬里飄”預防艾滋病全國巡演活動,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樹立先進典型在衛生宣傳工作中對于樹立行業新風,促進衛生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典型宣傳成功與否,檢驗指標應是有沒有感召力、能不能“動人心”、會不會產生共鳴,有沒有真正影響一片、帶動一群。
河南省衛生系統積極挖掘先進典型人物,推出了“人民健康好衛士”郭春園、“國醫大師”李振華、“白求恩獎章”獲得者郭維淮、“最美鄉村醫生”郭光俊、“全國模范鄉村醫生”馬文芳等20多位在河南乃至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的先進典型。為了增強典型人物宣傳效果,河南省一方面借力媒體宣傳,另一方面創作拍攝一批影視作品,力求產生典型宣傳的立體效益。
如電影故事片《蒼生大醫》《精誠大醫》,電視連續劇《大國醫》等,這幾部影視作品集中反映了郭春園、李振華、郭維淮等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其中,《精誠大醫》榮獲第16屆美國洛杉磯國際家庭電影節最佳啟蒙電影獎和電影節最高榮譽獎“組委會鼓舞獎”;《大國醫》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段熱播,并榮獲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
與此同時,河南省還積極探索將形象宣傳多樣化,提升感染力。衛生宣傳是以衛生行業為內容,以樹立形象為目的,以通俗化為手段而進行的宣傳實踐活動。因此,衛生宣傳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同時,宣傳與藝術是相通的,它們應當互相滲透。在進行衛生宣傳時,有必要將宣傳與藝術結合起來,用藝術的視角和方法展現行業的魅力,使受眾在愉快的欣賞中理解衛生行業,產生思想共鳴,樹立行業新形象。
《護士站的故事》是河南省策劃拍攝的40集電視系列溫情喜劇。這部電視劇由近百名醫護人員出演劇中角色。該劇先后在北京、河南等省級電視臺播出,并在近百家地市級電視臺播出,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此外,2011年11月,由醫生、護士、患者、園丁、保安等不同人員主演的“河南省胸科醫院style”迅速在網上走紅。上傳網絡僅2天,點擊率就接近10萬;河南省拍攝的《為生命代言》“醫護版陳歐體”公益短片,不僅在土豆、優酷等視頻網站上的點擊量節節攀升,還引起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的高度關注,并由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官方微博轉發,四川華西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國內著名大醫院官方微博及個人微博爭相轉發。
用電影、電視、戲曲等藝術形式,塑造衛生行業形象,建設先進衛生文化,盡管藝術感染力強、社會影響力大、宣傳效果更好,但投入也大,有限的宣傳經費捉襟見肘。為破解創作經費難題,河南省采取了多種方法,形成了有效的創作機制。針對一些小投入的電視劇、電影、微電影及其他藝術短片,河南省采取衛生部門主導創作,行業內自籌資金方式進行產出;對于題材宏大,投入較大,影視專業機構拍攝積極性高的作品,河南省采用影視專業機構主導創作,衛生部門參與的方式,衛生系統的投入僅占總投入的10%左右。

河南省還嘗試了行業宣傳機構主導創作,市場化運作。如電影《心靈解碼》就是由河南省衛生計生委所屬的醫藥衛生報社投資拍攝的,經過市場化運作,目前不但收回了200多萬元的投資,還實現了贏利。
可見,衛生文藝作品能發揮潛移默化的獨特宣傳作用,對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對于優秀文藝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必須把衛生宣傳做到文化文藝層面,切實轉變群眾觀念,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要因地制宜推動文藝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大膽創新,利用各種合作模式和籌資方式開展衛生文藝創作。要做好平臺建設。探索建立國家級的作品推廣、協調、交流、交易平臺,充分發揮專業機構宣傳推廣優勢。要注重構建大聯合大宣傳格局。積極向文化部門文化共享工程推薦優秀作品,暢通衛生影視作品傳播渠道。積極參加中宣部組織的“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吸引優秀文藝工作者開展衛生題材創作,幫助提高衛生文藝宣傳能力。要加強調研和政策支持。總結地方先行探索經驗,重點了解衛生部門和文藝創作者需求,研究制訂針對性支持政策,打通文藝作品創作全程的服務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