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郭曉薇
藥物可及性是醫療服務可及性的前提,也是增強百姓獲得感的基礎。如何從國家層面做好藥品供應保障?怎樣加強藥品全鏈條管理,保障醫療機構用藥?對于仿制藥和短缺藥,又需要完善哪些方面的制度?在《中國衛生》雜志社、《健康報》社主辦的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2018年中國衛生發展高峰論壇上,這些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討論和展望。
參與嘉賓: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制改革司督導處處長 朱永峰
遼寧省衛生計生委藥械處處長 張 強
江蘇省衛生計生委藥政處處長 束一平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藥學部主任 邵 華
沈陽藥科大學國際食品藥品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楊 悅
朱永峰:
我國仿制藥既往標準過低。同時,還有產能過剩與研發不足的問題。在營銷方面,藥品企業的競爭大多停留在價格層面,療效方面的競爭很少,這就導致藥品研發不足。而且,我國在仿制藥方面的整體研發費用,又與國際上的差距較大,研發成本僅占總費用的1%左右,投入力度甚至低于發達國家一家企業的水平。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既存在專利讓利的情況,又要防止侵權情況發生。在價格體系上面,由于過去存在惡性競爭,仿制藥的整體水平較低。在使用方面,也需要改革完善。

由于仿制藥上市快成本低,國家仿制藥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醫保支付能力,降低老百姓的負擔。要強調的是,仿制藥不是簡單的模仿。國家要鼓勵,防治重大疾病、重大疫情,把信息及時公布出來,指導有條件的企業來研發生產和使用,甚至可以研發其他國家的仿制藥,來提高我國藥品的可及性,降低部分藥品價格虛高。另外,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要“仿創并舉”,建立國家發展階段和產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保護制度。此外,提高國家仿制藥的質量,應允許、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做科研,對不合理的專利進行挑戰。在國家出現重大災害,涉及公共安全的時候,可以強制進行。

朱永峰

張 強

束一平
對新上市的藥品,突出“政市結合”。一方面要利用市場的手段鼓勵企業來做,一方面要發揮政府的作用,擴大醫療事業的資源。對于臨床常用藥,不能單純依靠市場調節,政府還要采取措施干預。審批方面突出“嚴、快、便”,要嚴格按照同樣的標準進行審批,臨床急需、重大疾病需要的藥品,要有綠色通道,加快審批。藥品審批部門要加強信息發布,制定科學規范的指南指導企業做好這件事。在質量監管方面,突出“全程、公開、震懾”。
在此基礎上,要完善支持政策。政府部門要做好政策扶持,讓行業和企業看到期望和預期。在采購方面要突出“平等競爭”。在使用方面要突出“鼓勵替代”。同樣的質量層次,價格更合理的時候,醫院可以優先使用。在醫保支付方面,突出“同樣標準”。醫保目錄要及時更新,讓真正好用的藥用到老百姓身上。如果仿制藥對應的原研藥在醫保目錄內,醫保部門可以考慮將仿制藥同樣納入。在稅收方面,企業應該享受創新型企業優惠政策。在價格方面有增有降,既要防止虛高,也要防止虛低,形成科學合理的價格,促進行業持續和健康的發展,形成科學合理的價格。
邵華:
許多短缺藥常年以來價格較低,抑制了生產積極性。國家在政策層面上很早就重視這個問題,2012年采用定點生產的方案,選擇5個~10個臨床必需藥品開展試點。不過,試點相對來講還是比較保守,仍然采取政府定價措施,鼓勵企業進行生產。在2014年,國家遴選了低價藥品清單,取消250種藥品的政府定價,醫院通過直接交易,進行常態的藥品儲備,并進一步健全低價短缺藥品的報告制度。
此后,江蘇省啟動了新一輪招標采購工作,對分類采購有不同的規定和解釋。對于在臨床上用量較大,企業競爭比較激烈的產品,主要通過招標采購。對于專利藥品,目前國家有兩輪談判采購,還有直接采購,定點生產議價采購。
其實,即使采取許多措施,在臨床上仍然會碰到藥品采購不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藥物漲價,超過醫保限價,醫保應該通過配套措施及時加以解決。
張強:
遼寧省以醫療機構為導向,以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為核心,推進藥品供應保障全鏈條改革,不斷探索和完善,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藥品保障體系。經過幾年探索,2016年年初基于藥品采購服務,開展了醫療機構的短缺藥品監測和預警工作,并逐漸向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延伸。2017年,《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出臺后,做出了相對規范的制度安排。
依托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平臺,研發了遼寧省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供應保障系統,并于2016年3月上線運行。建立了短缺藥品信息監測、響應和預警等機制,做到早發展、早報告、早應對。對藥品生產企業實行藥品短缺報告制度,如果發生原料短缺、生產線改造導致藥品不能及時供應,需要提前30天進行匯報。醫療衛生機構均可通過系統上報短缺藥品。對于短缺藥品的信息實行三級響應機制,縣級完成短缺藥品的匯總,市級需要對短缺藥品的真實性做出初步判斷,并對本市內的藥品進行調劑。在省級層面則匯總甄別調查和預警,并按月進行短缺藥品的偵查,建立違約企業的約談制度以及醫藥購銷誠信不良記錄。

邵 華
此外,遼寧還建立了清單預警制度,以及短缺藥品聯動機制。在省政府的領導下,研究協商遇到的重大問題,加強指導和評估。應該說短缺藥品聯動機制各個部門配合的還是比較好的,從多個方位給予必要的支持。建立了省市兩級易短缺藥品的會商指導專家組,并逐漸演變成短缺藥品會商指導的組織,實現對短缺藥品可替代品的評價,同時為醫療衛生機構用藥進行指導。
楊悅:
藥品是特殊商品,無論是供給還是需求都必須有利可圖。解決短缺藥品供應是為人民謀福利,但在解決藥品短缺問題上,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比如說促進信息對稱,統一平臺把各個省的短缺藥品信息進行整合,暢通其他零散渠道。合理定價、備案采購,以及短缺預警等。多級儲備會占用很多資金,實際上未來應該對藥品緊缺風險程度、恢復生產的速度以及可能的滯后性進行差異化評估。對于恢復生產速度非常快的藥品就不需要儲備,降低儲備的成本。一些藥品國內企業已經停產多年,恢復生產難度大,需要突破以往的制度,比如批準新的企業生產,或者采取更加靈活的措施來解決。同時,應該識別哪些是尚未滿足的治療需求,其實這是衛生系統未來可以發揮充分的作用。
此外,藥品的審評和最后的使用障礙尚未完全打通。審評部門在藥品審評納入超高速通道的時候,就應該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及醫療服務機構達成一致。將我國臨床需要但尚未滿足治療需要的藥品,納入超高速通道。總之,應該通過各種不同途徑解決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問題,實施綜合性措施。
束一平:
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是比較長的鏈條,涉及生產、流通、使用、支付環節。有原料藥、研發企業、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流通企業、政府相關部門、醫療機構、患者主體眾多。在鏈條上,各個環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醫療衛生機構處于使用環節,每天都與患者打交道。但醫療機構在整個藥品保障供應的過程中發揮的功能,不僅局限于末端。這就需要我們做任何一項工作每個環節都要環環相扣,要求衛生部門在藥品供應保障領域不能僅僅局限于自己的領域,而是站高定位立足全局,以需求為保障,多措并舉。

楊 悅
張強:
在供應配送方面,遼寧省全面取消了省市兩級的招標遴選,實行資格準入。在藥品配送中,配送企業可以行使充分的配送權,藥品生產企業遴選出配送企業,這樣形成一個閉環系統。應該說從目前情況來看,藥品保障面臨形勢依然非常復雜而嚴峻。從總體上來看,目前我國藥品價格虛高和極低的問題并存,可見國家的藥品價格機制還不完善,很多藥品都是政府定價,價格改革后,藥品生產企業漲價的動機非常強烈,因此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調控,實現進一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