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要】目的 本文就米力農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收縮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75例。試驗組采用米力農治療,參照組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優于參照組的74.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BNP指標、6 min步行距離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米力農治療收縮性心力衰竭,安全又有效,療效優于多巴酚丁胺。
【關鍵詞】米力農;多巴酚丁胺;收縮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0..02
收縮性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臟收縮功能障礙導致靜脈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心臟,致使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及灌注不足而引發的心臟循環障礙癥候群[1]。臨床中,對于該類患者主要是通過強心劑、利尿劑、正性肌力藥物等進行抗心衰治療,目前藥物種類繁多、療效不一,因此在藥物選擇上要加以慎重。我科為該類患者采用米力農與多巴酚丁胺兩種藥物進行治療并對比;現將對比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75例,均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入院時左室射血分數均<40%。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齡49~74歲,平均(67.1±4.8)歲;NYHA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各75例。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酸堿平衡等常規治療。
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為患者靜脈滴注米力農注射液,單次劑量為50 μg/kg.min×5 h,1次/d。
參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為患者靜脈滴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單次劑量5~10 μg/kg.min×5 h,1次/d。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周后對比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2]
患者經治療后,呼吸困難、乏力、體液潴留等癥狀消失,心功能改善程度為2級及以上,記予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好轉,心功能改善程度為1級,記予有效;患者癥狀、心功能分級未見好轉或加重,記予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
1.4 觀察指標
測定并對比兩組患者的BNP水平與6 min步行距離。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經不同藥物治療后,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觀察
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33%(4/75),參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5/7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 論
收縮性心力衰竭在心衰患者中具有較高的占比,收縮性心衰患者是以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縮末期容量增加、左室射血分數降低為主要表現;臨床中主要是通過藥物來增強患者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質量。我科為患者所選用的多巴酚丁胺屬于兒茶酚丁胺類強心劑,對心肌β1受體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發揮較強的正性肌力作用。米力農是一種雙吡啶酮類的強心藥物,可以通過抑制心肌內磷酸二酯
酶Ⅲ活性而增加心肌細胞內的cAMP濃度,可激活相應的蛋白酶,促使心肌細胞鈣離子內流,并可發揮良好的正性肌力作用。該藥物還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進而增加心肌供氧量,有助于細胞能量代謝,增強患者的心臟收縮能力;與此同時,還可擴張周圍血管、減小循環阻力,這對減小心臟前后負荷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BNP水平、6 min步行距離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說明應用米力農治療收縮性心力衰竭更加有效。
綜上所述,米力農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收縮性心力衰竭均有效,綜合衡量,前者更具推廣價值及優勢。
參考文獻
[1] 于彤彤,劉雙雙,王菁菁等.舒張性和收縮性心衰患者的臨床表現差異分析[J].天津醫藥,2015(1):68-71.
[2] 陶智軍.米力農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70,7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