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菽
摘 要:文章闡述了高職院校工筆畫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方法,并以工筆花鳥畫的臨摹為例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職;工筆畫課程;項目教學法
一、引言
工筆畫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yè)課程,而一般高職院校美術類專業(yè)學生沒有中國畫相關專業(yè)基礎,高職院校工筆畫課程的教學要求是學生能掌握工筆畫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技法即可,在技能水平上并無過高要求,所以教師要依據(jù)學生實際水平和相關專業(yè)的教學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不可生搬硬套美術專業(yè)院校的教學要求和方法。
在眾多教學方法中,項目教學法對于提高高職工筆畫課程教學效果具有明顯優(yōu)勢。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預先設計的一個或多個教學項目,達到練習或強化本階段教學內(nèi)容、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先由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在課前或者課中提出具體的項目任務,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和準備相應的學習材料。這樣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也能夠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對知識點有更正確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鞏固相關實踐技能。對工筆畫課程進行項目化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收集有效資料并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凸顯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師的知識技能傳授工作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無疑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工筆畫課程教學項目的設置
針對高職院校工筆畫課程的學情,以花鳥畫為主題進行教學更符合由易到難的教學規(guī)律,其教學內(nèi)容一般包括理論、臨摹、寫生、創(chuàng)作四個教學模塊。其中,理論模塊設置工筆畫發(fā)展歷史、工筆畫工具材料兩個項目;臨摹模塊設置白描臨摹、古代作品臨摹、現(xiàn)代作品臨摹三個項目;寫生模塊設置室內(nèi)寫生、室外寫生兩個項目;創(chuàng)作模塊設置創(chuàng)作實踐項目。
三、臨摹模塊中的項目教學實例
現(xiàn)以臨摹模塊為例對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工筆畫教學中的實踐進行分析。
(一)教學場地和工具材料
工筆花鳥畫臨摹的教學場所為中國畫教室,所需要的工具有熟宣紙、鉛筆、勾線筆、白云筆、墨汁、中國畫顏料、瓷碟、筆洗、水膠帶等。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工筆花鳥畫臨摹確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白描的基礎知識和古畫臨摹的正確步驟與技法,掌握工筆花鳥畫白描和設色技能,感受古代名作的藝術魅力,體會高雅的工筆畫藝術趣味,培養(yǎng)學生基本藝術素養(yǎng),提高學生審美水平。教學重點是工筆花鳥白描臨摹和古代與現(xiàn)代作品臨摹的正確步驟與技法。教學難點是各種用筆、用墨、用色技法在臨摹過程中的靈活運用。
(三)項目設計思路
臨摹部分包括白描臨摹、古代作品臨摹、現(xiàn)代作品臨摹三個項目,三個項目依次進行,從白描臨摹到古代作品臨摹是由易到難的遞進,從古代作品臨摹到現(xiàn)代作品臨摹時由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變。
項目1:完成宋人小品《牡丹圖》《海棠蛺蝶圖》《乳鴨圖》《榴枝黃鳥圖》的白描臨摹。在此項目中可以訓練學生白描用筆用墨的技能,從而掌握工筆花鳥白描技法,并完成下一個項目的準備工作。
項目2:利用項目1中的白描稿完成古代作品《牡丹圖》《海棠蛺蝶圖》《榴枝黃鳥圖》的臨摹。
項目3:由學生自選臨摹作品,完成一幅現(xiàn)代作品臨摹。
(四)項目實施過程
由教師設計并下發(fā)給學生《項目指導書》,該指導書中包括項目內(nèi)容、完成時間、項目實施步驟、項目測評要求等。
項目1白描臨摹實施過程:先由教師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白描作品進行欣賞,講授白描的基礎知識(如線型與墨色的分類等),示范白描用筆與用墨的技法。然后請學生進行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的調制體驗練習和釘頭鼠尾描、高古游絲描等各類線型的體驗練習。在對白描的線型和墨色等基礎知識和技法有了初步認識之后,由教師示范如何用合適的筆墨完成白描花卉作品,示范內(nèi)容包括不同質感花瓣的表現(xiàn)、花筋和花蕊的處理、花萼花托花柄的處理、葉子輪廓與葉脈的勾線方法、葉子缺刻的表現(xiàn)、枝干的表現(xiàn)方法、禽鳥草蟲的形體結構分析和勾線方法等。最后,由學生完成宋人小品《牡丹圖》《海棠蛺蝶圖》《乳鴨圖》《榴枝黃鳥圖》的白描臨摹,要求畫面整潔,線條流暢有力,線型準確生動,墨色濃淡適宜。
項目2古代作品臨摹實施過程:先由教師引導學生對臨摹對象進行賞析,講授和示范古畫臨摹的正確步驟與技法,示范內(nèi)容包括底色做舊、花頭和枝葉設色技法、蝴蝶設色技法、絲毛法和批毛法等。然后由學生將上一個項目中完成的白描稿進行設色練習,完成《牡丹圖》《海棠蛺蝶圖》《榴枝黃鳥圖》三幅作品的臨摹,要求畫面整潔,設色準確,盡可能接近原作畫面氛圍。
項目3現(xiàn)代作品臨摹實施過程:由每位學生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格調高雅的現(xiàn)代工筆花鳥作品,技法與風格不限,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其進行技法分析,再由學生獨立完成臨摹項目,與原作尺寸比例為1:1。
在以上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進行臨摹時,教師應在教室內(nèi)巡視,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在每個項目完成一半時應及時進行一次小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畫面問題并探討解決辦法。
通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是:過稿時鉛筆線過重,導致影響毛筆勾線效果;線條不流暢、綿軟無力;線條墨色過濃或過淡;線條沒有表現(xiàn)出物象的質感(如柔軟或堅硬、光滑或粗糙等);底色不夠勻凈;設色時沒有耐心,細節(jié)表現(xiàn)粗糙。
解決辦法:應多練習勾線技巧,達到孰能生巧的境界,盡量保證線條的流暢和力度;樹枝部分的線條在起始處、轉折處更應注意線條的頓挫,墨色也不能過淡;根據(jù)畫面需要及時調整墨色,花瓣不宜過濃,枝葉不宜過淡;葉子的墨色一定要染足,要顯出明暗層次;染色時顏料應多加水調和,以輕薄勻凈為宜;應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慢工出細活不能只求速度而不顧畫面效果,比如,點花蕊時顏料應調濃厚,一個一個認真點出,使之在畫面上形成堆積狀的圓潤凸起。
在小結完成后繼續(xù)完成臨摹項目,有針對性地完善畫面。
四、項目測評
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回顧本次項目的知識點,談談自己的臨摹體驗,根據(jù)《項目指導書》中的測評要求對作品進行自評和互評,由教師作最后總結評價。
五、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高職工筆畫課程項目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畫面尺寸和難度,不可盲目追求大尺寸和高難度。例如,在臨摹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宋人小品尺寸小,內(nèi)容精簡,就非常適宜于高職學生短時間的臨摹訓練。
在工筆畫課程的項目教學中不能將教學內(nèi)容停留在單純的技法教授層面,而應多從文化傳承和審美素養(yǎng)方面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
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平和的教學氛圍和環(huán)境,不能以“監(jiān)工”的姿態(tài)面對學生,而應與學生建立良性的溝通互動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健康的項目教學氛圍,可以使得學生安心、有序地完成項目任務,也能夠有助于學生與教師進行直接的溝通交流,大膽地提出問題,自信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新詞,蒲軍.美術學專業(yè)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7.
作者單位:
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