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香
【摘要】目的 探討麻醉恢復室的護理工作程序。方法 對1500例全麻患者實施相關的治療監測。結果 所有患者均恢復順利,并安全返回病房,并且大大提高了手術間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麻醉恢復室;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麻醉恢復室是對麻醉后病人接受治療和手術結束后進入,在麻醉恢復室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直到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到穩定狀況。在麻醉恢復室中,麻醉護士的工作非常重要。
手術結束后蘇醒期間,麻醉狀態還在繼續,各種麻醉藥和肌肉松弛藥仍有殘余藥理作用,疼痛及各種管道的刺激等因素,患者在復蘇期間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如若監護,治療不當,則危及患者安全及康復[1]。通過嚴密的監測治療,集中管理,積極的護理措施將其危險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蘇醒質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我院于2016年10月正式成立恢復室,共收治病人25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對我院術后恢復期間進行的護理管理匯報如下。
1 麻醉恢復室的布局
麻醉恢復室應設在靠近手術室大門;有2個門,一個入口通向手術室走廊,便于接收病人,另外一個出口靠近手術室大門;便于送病人。兩個大門都是敞開的方便接送患者,恢復室采用大房間集中安排床位,其床位數與手術臺的比例為1:1.5~2:1。
2 麻醉恢復室的設備及藥品
(1)環境安靜、清潔、光線充足。溫度和濕度應和手術間一樣,溫度:22~24℃,濕度為50‰~60‰。設有層流凈化系統,每月進行一次空氣細菌監測,保持室內整潔有序。
(2)搶救物品和設備室內設施一應俱全,有中心供氧、中心負壓吸引、壓縮空氣、呼吸機、除顫儀、急救車(備好喉鏡、各種型號的氣管導管、人工呼吸囊、深靜脈穿刺包、口咽通氣管、人工呼吸囊、掌式脈氧儀等)。
(3)藥品恢復室應備有鎮靜鎮痛藥、肌松拮抗藥、升壓降壓藥、強心利尿藥、凝血、抗凝藥、激素類藥物等。
3 護理工作程序
3.1 一般資料
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共恢復全麻患者1500例,其中男性806例,女性694例,年齡1-84歲,麻醉方法為靜脈復合麻醉,經口腔或者鼻腔氣管插管,使用一次性使用喉罩氣道導管。
3.2 人員安排
麻醉恢復室由專業的麻醉醫生和工作10年以上的主管護師承擔恢復室工作。進入恢復室的護士要求接受麻醉恢復室的護理理論和技能培訓考核后才能上任工作。恢復室護士能夠熟練掌握各種型號的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心電除顫儀等的使用方法;掌握面罩給氧、吸痰、氣管插管和氣管拔管等呼吸道的管理技術。
3.3 方法
按照恢復室的護理常規對患者進行護理分以下幾點:(1)患者入恢復室的標準施行全身麻醉后患者未清醒、無自主呼吸、肌張力差或者因某些原因導致氣管導管、喉罩未拔除者;麻醉手術中出現病情異常變化、臟器功能明顯損害、藥物異常反應等非正常狀態者。由該臺手術的麻醉醫生和巡回護士護送至恢復室繼續進行監測治療。
(2)對于交接工作要格外重視,在將患者送到麻醉恢復室以后,麻醉醫生要將患者的病情,跟恢復室的醫護人員進行詳細介紹,包括:①病人的一般資料,手術方式,時間;②施行的麻醉方法;③麻醉用藥:實施手術以前使用的藥物,麻醉誘導及維持藥,使用的麻醉性鎮痛藥、肌松藥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藥時間和劑量,拮抗藥及其它藥物的應用;④在手術進行過程中病情發生的變化,以及麻醉異常、手術異常的情況,當時采取的措施;⑤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失血量和輸血量是多少,補液量和尿量是多少;⑥巡回護士交接靜脈通路,各種引流管路通暢情況及標識,患者的衣物及攝片等。
(3)對進入恢復室的患者,要對身體各部分進行詳細的監測,并將監測的指數進行記錄。除此之外,要對患者身體的各項機能進行觀察,比如患者的意識、生命體征,以及循環功能等。護理人員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時,要及時聯系醫生,及時對此進行處理。
(4)掌握撥管指征拔管前先評估能否撥除,吸盡氣管及口腔內分泌物,放除氣管套囊內的氣體,將氣管導管和牙墊一并拔除,囑患者咳嗽排痰,清理口腔。撥管后繼續觀察監護至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5)填寫麻醉恢復室的護理記錄單并評分填寫麻醉護理單各項:患者出入室時間、手術名稱、麻醉方法、是否用鎮痛泵、入室評估、氣管插管方式、監測各項數據、恢復期間病情變化及處理、輸血輸液量、尿量等記錄、5分鐘1次。出室評估,按恢復室評分標準(10分)對患者進行評分,當患者評分符合8分以上。
(6)出復蘇室的標準患者在恢復室監護治療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三個小時,如果患者在恢復室復蘇超過三個小時,但是患者對此依舊不滿意,這時麻醉醫生以及手術醫生,要進行商討,以此確定患者是否需要轉入重癥監
護室[2]。
4 體 會
在全身麻醉蘇醒期,通過規范的麻醉恢復室護理管理模式,增強了手術室的利用率。不僅如此,通過對患者的監護,可以減少患者在手術后麻醉恢復期的安全隱患。
本研究對1500例患者實施恢復期監護的結果顯示,對麻醉恢復期的患者,進行嚴密監護,能夠及時發現并發癥或意外,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這種模式在臨床中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蔣 英,王建荔.麻醉恢復室常見并發癥及防治[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3):267-268.
[2] 戚引芝.麻醉恢復室的護理管理模式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2011,4(lA):114.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