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 孔慶瑞 紀東明 趙云蘭
【摘要】目的 對血清松弛素和冠心病在病變穩定性、病變程度或是病變范圍等方面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和探究,明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1例為本組觀察組研究對象,另選取同期我院診治冠狀造影正常住院患者53例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松弛素、冠狀動脈造影、血糖等檢測,對兩組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特點進行分析,觀察患者血糖、血脂及松弛素等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隨著冠狀動脈血管病變支數增加,血清松弛素水平不斷升高(P<0.05)。結論 血清松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的冠脈狹窄程度、冠脈病變支數和冠脈斑塊狀態等,是冠脈綜合征臨床診斷的生化標志物。
【關鍵詞】血清松弛素;冠心病;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0..01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質量改善,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長,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在冠心病的臨床診斷中通常采用冠狀動脈造影,但由于檢測費用高,價格昂貴等,不易普及。為了冠心病的早期防治,對冠心病高危患者盡快識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就要找到一種冠心病的臨床生物標志物[1]。經研究發現,松弛素在心血管疾病中在平滑肌細胞、心肌細胞、內皮細胞等方面都有所參與。因此本組就對松弛素和冠心病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1例為本組觀察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其中男46例,女45例;年齡42~87歲,平均年齡(54.3±1.7)歲;單支病變23例,雙支病變35例,多支病變33例。另選取同期我院診治冠狀造影正常住院患者53例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男27例,女26例;年齡41~85歲,平均年齡(53.7±2.1)歲。所有患者均排除有惡性腫瘤、其他心臟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近一個月服用免疫調節劑藥物和糖皮質激素者;排除有妊娠期或
哺乳期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測定血清松弛素,同時進行心肌酶、血脂血糖和肝腎功能檢查[2]。
1.3 評定標準
采用Gensini評分標準對冠脈血管病變進行評分,其中基本評分:狹窄低于25%得1分,25%~50%得2分,51%~75%得4分,76%~100%得32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應用軟件SPSS 16.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比較
經研究結果來看對照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為(9.16±1.62)ng/ml,觀察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為(23.18±3.27)ng/ml,觀察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
2.2 血清松弛素水平和冠狀動脈病變范圍和狹窄程度之間的關系
根據組間比較發現,單支病變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為(21.26±2.14)ng/ml,雙支病變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為(24..23±3.58)ng/ml,多支病變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為(25.92±2.32)ng/ml,對照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為(8.69±1.65)ng/ml。其中冠心病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高于對照組,雙支病變、單支病變與多支病變患者的血清松弛素水平比較有差異(P<0.05)。由此可見,隨著冠脈血管病變支數增加,血清松弛素水平不斷升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從而導致冠狀動脈阻塞或狹窄,從而引起心肌壞死或是心肌缺氧等,其死亡率較高,因此對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通過對患者危險程度評估,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防治措施,減緩冠心病患者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從而降低死亡率[3-4]。
根據臨床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發展過程中松弛素具有重要意義。經本組研究發現,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和不同類型都與血清松弛素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多支病變患者的血清松弛素水平高于單支病變患者和雙支病變患者,而雙支病變患者血清松弛素又高于單支病變患者,觀察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較對照組患者相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隨著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增加,血清松弛素水平越高,兩者具有相關性。經研究證實,在冠脈病變中隨著病程加重,血清松弛素水平隨之升高,通過對松弛素檢測,可以有效
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臨床干預,延緩冠心病病變發生[5]。
參考文獻
[1] 蘇秋梅,蔣建秋,郝建珍.盆底肌鍛煉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對子宮全切術后盆底功能恢復及血清松弛素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03):95-98.
[2] 史 磊,孫玉巖,李中山,陳會強.血清松馳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突發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01):3-6.
[3] 李麗疆,苗小風,王海嬌,張 超,于學靜,陳克研,呂志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變患者血清松弛素和基質金屬蛋白酶-2表達水平及其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05):419-42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