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76-01
摘要 近些年來,籃球運動都是高校學生最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多年以來,隨著我國高校籃球課程教學不斷發展,籃球運動的影響范圍逐步擴大。但自從進入新時期,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節奏越來越快,高校籃球教學模式逐漸跟不上發展節奏,而且其弊端也越來越明顯,現在已有的籃球教學模式無法使學生們融入其中,所以現在的籃球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變。本文將重點剖析高校籃球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探究籃球教學模式創新的方案。從而提高籃球運動的影響力,擴大影響范圍,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
關鍵詞 新時期 高校籃球 教學模式 創新
作為高校學生特別喜愛的體育運動——籃球,原有的高校籃球教學模式主要是體現了體育的競技性,現在的高校學生更多的是想通過學習籃球課程進行體育鍛煉,從而獲得健康的身體以及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所以高校籃球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是勢在必行的。
一、高校籃球課程教學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主體轉變,參與度降低
在高校中的籃球教學剛剛興起的時候,就形成了一股熱潮,學生們熱情高漲,參與度非常高。但是,隨著籃球理念的不斷更新,目前已有的教學模式已經達不到學生的預期,也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對籃球課的熱情不斷的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老師在安排籃球教學課程時,形成以課程為主體的單向教學模式,缺少學生們在籃球場上的互動,對籃球的趣味性認同低,導致學生對籃球課程的參與度大大減少。
(二)停留在技戰術講解,缺乏對抗
大部分的教師對于籃球運動的技術和戰術的講解都是非常到位的,但是能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對抗,已檢驗技術和戰術是否能執行到位,就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做到了。其根本原因有兩個,其一就是教師自身的素質發展不全面;其二是教師對籃球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他本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差距較大。一位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具備較硬的業務素質,還要做到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對比賽的理解能力。
(三)教學評價結構不科學
籃球課程是以結課成績作為學生學習質量好壞的標準。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定點投籃、單人與雙人全場運球往返上籃等技術性不強動作。只要學生在課下積極訓練,就能在考試中獲得比較優異的成績。為了獲得較高的通過率,教師通常會提前告知學生考試內容,學生可根據內容進行訓練,這樣就會獲得較好的成績。但是即使學生做出高質量的技術動作,也無法反應出學生對籃球技能的全面掌握情況,此外,學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僅靠考核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對籃球課程的學習效果,這樣的做法對于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同學非常不公平。
二、新時期籃球教學模式創新措施
(一)對籃球教育理念進行創新
高校籃球教學活動的不斷開展,最為重要的課題和工作就是創新。我們要重視思想意識的改變和創新,從而意識到籃球課程改革和創新的必要性,并且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在對學生籃球技術培養的同時,也要讓籃球運動吸引學生參與進來,發揮籃球運動的價值和優勢。籃球課運動機制不斷的創新和完善,使學生在籃球課中對籃球技術、比賽規則等有更深刻的認識。
(二)增加實戰技巧的訓練,減少理論學習
目前高校的籃球課程教學模式側重于普及籃球最基本的技術動作和戰術理論。籃球比賽中所需要的動作技巧、團隊協作及閱讀比賽的能力,單靠理論知識是掌握不了的。所以經常組織學生觀看一些經典的球賽視頻,吸引學生對球員的一些技術動作的模仿,增加課程中與籃球相關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習更多的實戰技巧,多讓學生進行互動,組織對抗比賽是掌握籃球運動的最好方法。
(三)創新教學評價方式
完善考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教師要跟學生經常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掌握程度,動作技巧的熟練程度和戰術的理論知識點的掌握,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全面掌握程度。給予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考核內容的權利,評分標準也隨考試內容而不同。新型考核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訓練時間和自主選擇考核時間,從而使學生對籃球運動更有興趣,促使學生積極的進行籃球訓練,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四)引進專業的籃球專家作為教學顧問
籃球導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優秀影響學生。目前一些籃球夏令營非常受大學生歡迎,在籃球夏令營中有更多志同道合的籃球愛好者切磋球技,對—些經典的比賽共同分析。還可以遇到一些籃球明星,學習籃球明星的訓練方法和對籃球運動的認識,從而更深刻的體會籃球文化的魅力。
以突出籃球課創新教學為切入點,我們要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籃球課的創新要以當前青少年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為依據。為了使整體教學質量得到更好地提升,籃球課的創新要滿足各種不同的籃球課教學內容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