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振梅
【摘要】目的 觀察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甲狀腺術后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甲狀腺術后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n=46)、對照組(n=46)。觀察組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療法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差異。結果 兩組頭痛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輕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對比為:6.52%、26.09%(P<0.05)。結論 甲狀腺術后綜合征患者,接受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臨床效果較好,并且治療比較安全,值得在甲狀腺術后綜合征治療中予以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甘露醇;地塞米松;甲狀腺術后綜合征;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9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甲狀腺術后綜合征,即為甲狀腺術后發生頭痛、頭暈、惡心等表現,即為綜合性病癥。甲狀腺術后綜合征,會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構成直接的影響[1]。為此,臨床方面需尋求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案,從而促使患者及早康復。針對于此,本次對此展開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甲狀腺術后綜合征患者92例,隨機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44~62歲,中位年齡(53.4±5.5)歲;手術時間為1~2 h,平均(1.5±0.6)h。對照組男24例子,女22例;年齡45~60歲,中位年齡(52.5±5.3)歲;手術時間為1~1.8 h,平均(1.4±0.4)h。對兩組臨床基線資料,加以臨床統計處理及分析(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術后實行常規處理,取患者半臥位,以此利于將痰液完全排除。然后,嚴格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況,術后
24 h實行冷流質,主要的目的為避免發生頸部血管擴張所致創口出血癥狀更加嚴重。
觀察組采用濃度20%250 ml的甘露醇(生產廠家:湖北多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080)靜脈滴注,
10 mg的地塞米松(生產廠家:廣西萬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34),靜脈推注,治療時間為3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頭痛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頭痛評分范圍0~1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頭痛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頭痛評分的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頭痛評分數據對比結果證實為:(1.9±0.3)分、(5.6±0.8)分,差異性顯著(P<0.05,t=29.3710)。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對比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性存在(P<0.05),如表1。
3 討 論
甲狀腺,屬于人體比較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會對人體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進行直接影響[2]。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使得甲狀腺病癥的發病率也在增加。腫瘤性甲狀腺病癥患者,經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可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然而,甲狀腺切除術后,甲狀腺患者易于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表現,即為甲狀腺術后綜合征。此時,會對甲狀腺患者術后恢復效果,構成嚴重的威脅。甲狀腺術后綜合征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不排除和精神狀態、手術體位、手術刺激、麻醉方法等,存在密切聯系性。本次研究,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聯合治療甲狀腺術后綜合征。其中,經滴注甘露醇方式給藥,可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得患者的顱內壓降低。地塞米松,屬于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抗炎、抗過敏的效果,均比較理想。與此同時,使用地塞米松還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患者血管源性腦水腫癥狀,控制體內炎性因子釋放、細胞因子釋放,進而可減少手術所致應激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甘露醇+地塞米松,對甲狀腺術后并發癥患者進行治療,臨床效果確切,治療安全、可靠,存在臨床應用及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佳林,孟 玉,安 進.甘露醇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甲狀腺術后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35-136.
[2] 張志強,底 旺,張 山,等.甘露醇復合多模式鎮吐措施預防甲狀腺術后惡心嘔吐的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33(4):353-35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