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猛
【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情況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通過制定相關預防策略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50例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治療,對患者麻醉后呼吸道感染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 650例手術患者麻醉后出現45例呼吸道感染情況,感染率為6.92%,其中以胃腸外科手術中感染最為常見。急診手術、全身麻醉、手術時間≥3 h、合并2種以上基礎疾病及中重度營養不良是導致外科手術患者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影響因素。結論 外科手術中,在麻醉后常因各種因素引起呼吸道感染,因此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針對相關因素制定科學的預防措施,以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
【關鍵詞】麻醉;呼吸道感染;相關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隨著外科手術的不斷增加,術后感染發生率也逐年上升[1]。外科術后感染中,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類型,這對患者的預后不利,因此加強術后呼吸道感染的控制至關重要。本次研究主要了手術麻醉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的650例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350例,女性300例;年齡12~74歲,平均年齡(42.3±3.2)歲。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手術記錄及住院病理,依據衛生部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診斷呼吸道感染情況,具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兩種類型,在研究前也排除掉術前已經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對650例患者的手術治療資料進行分析,具體包括手術類型、麻醉方式、手術時間、合并基礎疾病、營養不良,分析引起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Excle表格進行統計,借助SPSS 20.0軟件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呼吸道感染發生情況
650例外科手術患者麻醉后出現45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為6.92%。其中胃腸外科感染率最高,為14.29%,骨科感染率最低,為1.41%,具體見表1。
2.2 呼吸道感染相關影響因素
急診手術類型、全身麻醉方式、手術時間≥3 h、合并2種以上基礎疾病及中重度營養不良是導致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影響因素,見表2。
3 討 論
呼吸道感染是行外科手術患者麻醉后常見的并發癥,該并發癥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并增加患者的治療費用[2]。因此有效預防麻醉后呼吸道感染受到廣大醫護人員的重視。
本次調查研究表明,在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發生情況上,胃腸外科及神經外科手術中出現感染情況要比其它手術中感染情況高[3]。主要因為胃腸外科手術常常會影響患者正常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而神經系統作為控制人們呼吸的主體,兩種手術均會增加麻醉后呼吸道感染情況,所以針對臨床行胃腸外科及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醫護人員一定要重視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預防,保證手術在無菌環境下進行,降低感染率。
且研究結果中,還顯示麻醉后呼吸道感染同手術類型、麻醉方式、手術時間、合并基礎病及營養不良有直接聯系。行急診手術的患者,很多患者機體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麻醉后就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因此為了有效預防感染情況,針對行急診手術的患者就需要做好病情監測及手術中的無菌操作。采取全身麻醉及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機體代謝受影響,容易引起感染,所以針對切除較淺的手術盡量采取局部麻醉,并且在術前先治療患者基礎疾病。手術時間在3 h以上及營養不良的患者,會出現手術耐受性低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實際治療中需為營養不良的患者提供鼻管喂營養液,時間較長的手術需要在術前為患者使用合適的抗生素,以降低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發生,保證手術治療效果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李 寧,張義龍,趙國軍,等.全身麻醉患者術后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5):1116-1117.
[2] 毛 華,宋翠雪.手術麻醉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23(6).
[3] 吳蓓蓓.氣管插管麻醉術后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控[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9):58-60.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