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冰
【摘要】目的 探討多種教學法聯合應用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實習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名。對照組教學方法為傳統教學方法,觀察組教學方法為多種教學法聯合應用,對比兩組實習生帶教效果。結果 觀察組實習生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分數和病理分析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實習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腫瘤內科臨床教學選擇多種教學法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臨床應用價值存在。
【關鍵詞】多種教學法;腫瘤內科;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2
就目前而言,腫瘤相關研究發展逐漸完善,已經成為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醫學生講解腫瘤學的相關內容顯得較為重要,而我國實際情況則是,本科階段并無獨立的腫瘤教學課程,臟器腫瘤均出現在相關基礎學科內,在病理學或者病理生理學中進行講述,多數腫瘤診治教學出現確實現象[1]。此外臨床教學方法單一,通常為灌輸教學,不能將臨床和基礎進行結合,無顯著的教學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多種教學法聯
合應用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效果,將內容進行如下敘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實習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名。其中,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4±0.8)歲;觀察組男16例,女9例,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2.8±0.9)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習生選擇傳統帶教,觀察組實習生選擇多種教學法,教學方法包含多媒體技術教學、PBL教學方法和臨床路徑教學方法等。
1.3 評估指標
觀察組和對照組實習生實習結束后進行成績評估,其中包含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分數和病理分析評分,每項滿分為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實習生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分數和病理分析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實習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腫瘤學屬于二級學科綜合體,包含內科學、影像學、外科學、病理學等,對二級學科均有涉及。醫學生腫瘤知識獲取途徑較為分散,每門課程教育均講授自己專業內容,難以獲取系統化的腫瘤學知識,為此需要學生進行自己歸納,此階段極易混淆不同腫瘤以及相關內容,診療思維受到了限制,或者產生根本性錯誤[2]。例如無法劃分肉瘤類、癌類腫瘤等。為此總結腫瘤學后,將常見病種劃分為胸部腫瘤、婦科腫瘤、消化系統腫瘤、淋巴瘤以及泌尿生殖腫瘤等,對以上疾病重點帶教,制定規范教學體系。
就目前而言,臨床醫學逐漸進入至循證醫學時期。循證醫學對于臨床工作而言,需要其正確合理的采用當前證據,對患者的治療措施進行確定。循證醫學屬于科學研究手段,重視證據,影響臨床醫學相關學科[3]。伴隨腫瘤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循證醫學對于腫瘤專業的影響顯著提升,主要表現為診斷正確率提升,治療理念和方法更新良好。腫瘤學臨床研究廣泛應用循證醫學,臨床實踐過程中重視研究證據,成功研發相關抗癌藥物,并更新相關化療方案,提升了治療效果,為此需要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思維。
對學生掌握患者病情的能力進行訓練,如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腫瘤類型、病理分期以及基礎疾病等,指導患者將患者引發因素、診斷、預后等情況轉變為一系列問題。而后對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進行培養,可查閱相關腫瘤指南以及研究結果,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4]。采用醫院提供的圖書館和閱覽室等資源進行檢索,查閱相關指南和文獻。隨后對學生評估檢索結果能力進行培養,通過帶教教師的幫助評估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文獻質量,如數據的真實可靠性等,從而為患者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學生需要將病例作為PPT在課內討論,使其聯系臨床實際后得出最終結論,找出解決方案。對比臨床實踐前后的效果后,將其整理為文字或者綜述,評估工作情況,從而提升學術水平。最后是培養學生自身的探索能力,協助并鼓勵學生在臨床工作、疾病治療中找出存在問題,而后進行歸納以及總結。引導學生以臨床效果、預后以及生存質量作為科研設計指標,對獲取的結果進行總結,進而將立項水平提升。綜合現有的治療方法,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將治愈率提升。綜合治療方案原則包含局部以及全身,治療方法包含外科、內科、反射、中醫、內分泌、心理以及姑息治療等。對于患者治療而言,均采用本科室熟知的治療方法,進而偏離患者的實際病情,當醫學生成為臨床醫師前,需要就疾病理論、基本治療原則、治療目的以及綜合治療方案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個性化處理患者。
伴隨信息技術網絡智能化的完善發展,教學常用方法逐漸轉變為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化數字環境。多媒體計算器輔助教學可對符號、語言、文字、圖像等信息進行處理以及控制。腫瘤疾病自身具有多樣化特征,和多媒體網絡技術存在相似之處。對于腫瘤教學選擇多媒體技術能夠按照腫瘤特征,確定教學目標,將教學對象突出,經過教學設計后可合理應用現代教學媒體,和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能夠直觀的呈現腫瘤各個時期的特征,教師和學生一同參與到此過程中,將教學結構完善,實現優化教學的效果[6]。多媒體教學模式的臨床應用可直觀了解知識點,對學生熱情以及求知欲進行激發。PBL教學法能夠將復雜知識點經過問題設置方式,有助于實習生記憶力,使其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則是經過規范性帶教流程,提升教育內容的系統性。
綜上所述,醫學科學中發展較快的一門學科為腫瘤學,腫瘤學科醫學教育則是讓學生了解基礎知識的同時可掌握分析思路、鑒別診斷,對其腫瘤疾病診斷能力進行培養。進行教學時,傳統教學方法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選擇多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意義,教師需要繼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關注,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雪冰,裴文仲,楊建東,等.多種教學法聯合應用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探索與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1):50-53.
[2] 李 科,莊 莉.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和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91,156.
[3] 武文博,顏廷芒,劉海濤.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泌尿腫瘤外科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7,18(2):80-83.
[4] 覃秀玉,唐忠敏,巫曉帆,等.臨床教學路徑教學法對腫瘤內科實習護生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183-184.
[5] 伍 延.案例教學法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意義研究[J].神州,2018(1):172.
[6] 黃 柳,葛樹旺,張 鵬,等.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在武漢市某醫學院腫瘤臨床教學中的實踐[J].醫學與社會,2016,29(10):101-10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