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摘要】目的 對在治療腎結石的過程中,應用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碎石鏡行治療的療效作比對分析。方法 對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腎結石患者112例的臨床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與研究。并依據患者所采取的治療措施異同將其分為S組與J組(各有56例患者)。對S組患者采取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式,J組患者行經皮腎碎石術治療方法。比對S組與J組的療效。結果 S組的腎結石患者在行治療時的術中出血量較J組的少(P<0.05);S組的結石清除率比J組的高(P<0.05);J組患者住院時間比S組的長(P<0.05);J組患者在術后出現感染情況的概率高于S組的(P<0.05)。結論 給予腎結石患者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式,療效較好,可以在臨床治療中作進一步的推廣宣傳工作。
【關鍵詞】輸尿管軟鏡;經皮腎鏡治療方式;腎結石
【中圖分類號】R69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0..02
腎結石是在泌尿外科中是較為常見的疾病。如果腎結石患者沒有及時的進行早期的診治,就會造成腎臟損傷等嚴重后果。早期的腎結石臨床治療一般會應用開放手術療法,但是該種方法會給予患者一定的創傷。而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腎結石的臨床治療中出現了輸尿管軟鏡治療方式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方法。不同的手術治療措施對于腎結石患者的療效也是不同的。本次調查將對兩種治療腎結石的治療方法的療效等各種指標作回顧性的分析與研究。現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腎結石患者112例的臨床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與研究。并依據患者所采取的治療措施異同將其分為S組與J組(各有56例腎結石患者)。對S組患者采取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式,J組患者行經皮腎碎石術治療方法。在S組男36例,女20例。年齡25~62歲,平均年齡為(44.7±8.1)歲。S組29例患者的結石直徑>20 mm,27例腎結石患者的結石直
徑<20 mm;J組男32例,女24例。患者的年齡為24~61歲,平均年齡為(43.1±9.3)歲。其中,J組結石直徑超過20 mm的有26例,結石直徑沒有超過20 mm的有30例。
S組與J組的結石直徑、男女比例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S組對腎結石患者采取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式:給予患者常規的術前準備工作,醫護人員取腎結石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并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工作,同時將鋪巾進行消毒[1]。待患者的全身麻醉開始生效后,選擇輸尿管軟鏡觀察患者的結石情況,之后加以擴張輸尿管,并將輸尿管鏡專用導絲置入其中,接著順著專用導絲將輸尿管境外鞘放入其中,等到輸尿管軟鏡放置好后就精準確定好患者的腎結石所在位置,接下來應用鈥激光治療系統對患者行鈥激光碎石術。在手術結束之后留置雙J管與尿管;J組對組內腎結石患者實施經皮腎碎石術治療方法:首先進行術前準備工作,醫護人員取腎結石患者的仰臥位,對患者進行全身的麻醉工作[2]。其次應用泌尿系B超檢測對患者的結石情況進行觀察,確定好目標腎盞位置后運用腎穿刺技術進行腎穿刺工作,接著將通道擴張到可創建經皮腎取石的范圍,最后將標準腎鏡放入工作通道中,應用鈥激光系統對腎結石進行處理。此外在術后給予患者留置雙J管與造瘺管。
1.3 觀察指標
在S組與J組腎結石患者實施手術一個月后,應用CT對患者的腎結石情況進行復查工作,如果患者體內有殘留的腎結石,并且直徑>無腎結石,3 mm,則表示清理結石手術失敗,如果患者體內已無結石,或者有直徑小于3 mm的結石,則清理結石手術成功。對兩組的腎結石清理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比對;同時對S組與J組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出現感染情況的概率等臨床指標進行觀察分析與記錄比對。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專用軟件SPS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腎結石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的情況比對
S組腎結石患者在采取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式行手術時的出血量為(6.04±1.26)毫升,J組對組內腎結石患者實施經皮腎碎石術治療方法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該組內患者的出血量達到(20.31±5.42)mL。S組患者在進行手術時的出血量較J組患者在行手術時的出血量少(P<0.05)。
2.2 兩組腎結石患者在術后的結石清除情況比對
在S組中,一共有56例腎結石患者,其中有54例患者的結石清除成功,結石清除率為96.43%,僅有2例患者的結石清除失敗(3.57%);而在J組的56例腎結石患者中,有46例患者的結石得到成功清除,結石清除率占82.14%,10例腎結石患者的結石沒有清除成功,結石清除失敗率為17.86%;通過S組與J組的結石清除率的比對得知,S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高于J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P<0.05)。
2.3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比對的情況
S組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為(4.26±1.12)d,J組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為(8.01±2.15)d。S組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較J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P<0.05)。
2.4 兩組患者在術后出現感染的情況比對
S組腎結石患者在應用輸尿軟管進行手術治療之后,其組內僅有2例患者出現術后感染情況,出現術后感染情況的概率占3.57%;J組腎結石患者在采取經皮腎碎石術進行手術治療后,出現術后感染情況的患者有7例,術后出現感染情況的概率為12.50%。S組與J組腎結石患者的術后感染率進行比對,S組腎結石患者的術后感染率明顯比J組腎結石患者在術后出現感染情況的概率(P<0.05)。
3 討 論
腎結石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腎結石將其尿路堵塞,從而影響到患者進行正常的尿液排放,造成患者疼痛、積水等特征出現,嚴重的甚至會致使其出現尿毒癥以及膿毒血癥等[3]。而在目前的腎結石臨床治療中,臨床治療方式不斷發展,臨床治療的方式一般有開放性手術、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等。在臨床對腎結石患者的治療中,主要依腎結石患者的結石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而在目前對腎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上,應用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進行治療的方式成為重要的兩種治療措施。本次對來我院進行診治的112例腎結石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的研究分析,以此來探析腎結石患者運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手術治療與應用經皮腎鏡碎石術進行手術治療后的療效。并由本次研究也得出了:(1)應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比采取經皮腎鏡碎石術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少;(2)應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采取經皮腎鏡碎石術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3)應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結石清除率低于采取經皮腎鏡碎石術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4)應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術后感染率較采取經皮腎鏡碎石術進行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的低。
綜上所述,運用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式對腎結石患者行治療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結石清除率、術后感染率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的效果都比較好,可以作深層次的推廣宣傳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祥宇.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分析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5).
[2] 皇甫佳文,顏 偉,張菊根,等.經皮腎鏡碎石術與輸尿管軟鏡治療腎結石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河北醫學,2016,22(10),
[3] 艾散江.麥麥提,阿布力克木.扎克爾.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比較分析[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7,(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