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敏
【摘要】目的 觀察手足口病患者優質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將36例手足口病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18例和對照組18例,干預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一周之后評判臨床效果。結果 一周之后對比可知干預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足口病患者采取優質護理進行干預,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及提高臨床療效,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常規護理;手足口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近年來手足口病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該病臨床以手足肌膚、口咽部皰疹為典型特征[1-2]。本研究通過采用優質護理對手足口病患者進行臨床療效統計,獲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2017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治療的手足口病患者,皆符合手足口病的診斷標準,排除皰疹性咽峽炎、水痘等病。隨機分成兩組,干預組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年齡(6±4.8)歲。對照組18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齡(7±5.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出生地及病程等資料等比較,差異不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
手足口病的診斷標準[3]:①發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的接觸史。②發病較急,主要表現為口腔及手足、臀部發生散在或多發皰疹,疼痛較為劇烈,可出現腮腺腫大、頭痛、發熱、拒食等表現。③血常規檢查可有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升高。④患者的皰漿液等體液可分離出病毒。
2 觀察標準
參照以下標準。①治愈:咽部疼痛消失,未見新發皰疹,精神狀態佳。②有效:咽部疼痛改善顯著,可見部分個別新發皰疹,精神狀態一般。③無效:咽部疼痛未改善,新發皰疹較多,精神狀態差。總有效率是治愈和有效數占總數的百分比。
干預組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以上兩組連續治療一周。采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22.0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并采用x2檢驗,當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定期監測四項生命體征,囑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多休息,多飲水。
干預組:采取優質護理,具體內容有:(1)消毒隔離:確診之后及時將患者進行隔離,將患者置于空氣流通、溫度及濕度適宜的病室,盡量減少與外界幼兒的接觸,減少手足口病進一步的傳播。(2)口腔護理:鼓勵患者多飲溫水,改善口腔的血液循環,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咽部清潔,預防感染的加重或進一步擴散。餐后使用溫鹽水進行漱口,口唇部若出現糜爛時可外用軟膏局部進行涂抹,以減輕疼痛程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3)皮膚護理:患者皮膚可出現散在或多發性的丘疹、皰疹,皮疹可因患者搔撓而擴大感染面積或繼發感染,漿液滲出會引起病毒向病灶周圍擴散。手足部皰疹易受壓破爛而導致細菌感染,故需保持皮膚局部清潔。(4)發熱護理:一般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囑患者多飲水。高熱可以用物理降溫甚至藥物降溫,并及時檢測體溫變化和補充液體。(5)監測病情變化: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預防呼吸、循環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6)心理護理:根據患者不同的性格愛好特點,做好心理護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患者情緒穩定和較好的精神狀態,減少不安和哭鬧。護理人員必須向家長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合作,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7)健康教育:由于手足口病的發病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應該向家長宣傳預防知識,指導家長做好嬰幼兒衛生保健工作,盡量避免再次感染而發病。
4 結 果
兩組患者進行相關護理后臨床療效的總有效率比較,干預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8.88%,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78%,干預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5 討 論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71型(EV71)、A組柯薩奇病毒(CoxA)以及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口或上呼吸道感染,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小兒發病率最高,部分患者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呼吸系統損害、肺水腫、心肌炎等并發癥。干預組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以上兩組連續治療一周后發現:干預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8.88%,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78%,干預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通過消毒隔離、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發熱護理、監測病情變化、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遠遠強于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臨床總有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復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培偉.綜合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住院患兒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7(12):1669-1671.
[2] 張 科.重慶市手足口病重癥及死亡病例影響因素研究[D].第三軍醫大學,2016.
[3] 韓 情.加強手足口病防控監測 積極組織制定診斷標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0,01(3):52-53.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