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宏
【摘要】目的 探討和分析在腦梗塞老年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分期綜合護理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腦梗塞老年患者(90例)當分析的對象,以入院順序分乙組、甲組,每組4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護理,研究甲組加分期綜合護理,總結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護理質量。結果 甲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小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患者的心理護理評分、健康指導評分、病情監測評分都大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腦梗塞老年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分期綜合護理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關鍵詞】腦梗塞;老年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分期綜合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臨床中,腦梗塞屬于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病,主要是因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而誘發神經功能導致,患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以及死亡率[1]。為了探討和分析在腦梗塞老年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分期綜合護理的效果,此次抽取2015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腦梗塞老年患者(90例)當分析的對象,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腦梗塞老年患者(90例)當分析的對象,以入院順序分乙組、甲組,每組45例。其中甲組男性52例,女性38例;患者年齡在61~82歲之間,平均為(69.35±3.25)歲;比較兩組詳細資料的差異,結果P>0.05,說明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研究對比。
1.2 方法
此次研究患者均中西醫結合治療和一般護理:改善腦循環、對癥支持治療、控制血壓,并給予活血通脈湯,12 g的半夏、15 g的天麻、10 g的紅花、20 g的當歸、20 g的丹參、20 g的黃芪、15 g的川芎、15 g的全蝎、10 g的香附、
15 g的地龍、10 g的三七,每天一劑,水煎兩次,400 ml早晚服用,持續兩周;并給予飲食護理和藥物護理。研究甲組加分期綜合護理:急性期,囑患者在臥床期間情緒平靜,不要激動一劑躁動。記錄每天出入量,維持酸堿、電解質以及水平衡,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鼓勵其咳嗽排痰,并定時翻身和拍背,保證呼吸道暢通。皮膚護理,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防止壓瘡。大小便要保持通暢,無法進食患者要給予鼻飼。按病情調整輸液的速度,在脫水劑使用時要防范由于藥液外滲導致的組織壞死??祻推冢M早康復治療,正確指導翻身、走路、坐起等技巧,防止肢體障礙導致的不良姿態。給予失語者語言訓練,主要是聽收音機、聽電視、讀報以及對話等。后遺癥期,對于語言障礙者要建立良好關系,誘導、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音。急性期癱瘓肢體選擇側臥位以及仰臥位。在病情穩定后,給予功能鍛煉指導。心理干預,根據實際病情掌握其心理需求,給予針對性疏導。
1.3 評價標準
此次研究選擇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分數低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低[2]。
此次研究選擇自制問卷評估護理質量,具體項目為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病情監測,得分高則護理質量高。
1.4 統計學分析
選SPSS 21.0軟件對數據做出分析,(x±s)表示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護理質量,實施t檢驗,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時檢驗P<0.05。
2 結 果
2.1 總結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此次研究甲組護理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是(9.12±3.25)分,此次研究乙組護理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是(15.12±4.57)分,甲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小于乙組,有統計學意義(t=7.177,P=0.000)。
2.2 總結護理質量
如表1,甲組患者的心理護理評分、健康指導評分、病情監測評分都大于乙組患者,有統計學意義(t=11.061、10.178、11.330,P=0.000)。
3 討 論
在中醫學上,腦梗塞屬于中風范疇,主要是腦絡痹阻導致,治療以理順肝氣以及活血化瘀等為主。此次研究患者均是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活血通脈湯,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從而為腦血管側支循環的建立、微循環自動調節等提供良好條件,充分發揮出腦組織保護作用,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全身的血瘀癥狀。
綜上所述,在腦梗塞老年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分期綜合護理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參考文獻
[1] 楊貴林,樊麗春.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腦梗塞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1):194-194,195.
[2] 張 欣.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7,(19):312-313.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