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輝
【摘要】目的 觀察在心血管內科出院流程中應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出院的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出院流程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各9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出院流程管理,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比較護理滿意度。結果 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顯然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血管內科流程中應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可以將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效果十分確切,值得被推廣。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出院流程;醫護一體化管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在當前醫療環境下,對于醫院來說,醫療質量是競爭基礎,但服務質量是競爭是成功還是失敗的關鍵因素,故而提高服務質量是十分重要的[1]。在出院整個流程當中,患者辦理移機等候出院時間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如若能將這些流程進行優化,可以將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2]。為此,本次研究對象從本院出院的患者中隨機選擇180例,詳細內容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出院的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出院流程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各90例,年齡22~7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出院流程管理,方法為:主管醫生在進行早晨查房之后,將出院醫囑下達,然后總務護士對出院以及相應的帶藥醫囑進行審核,將清算賬目詳細囑咐給責任護士。然后責任護士需要將患者在住院期間所遺留的藥品全部清理并交給患者,將出院事宜和宣教告知給患者。完成該步驟后,主管醫生會將出院文書和出院證明開具好,患者只需去出院處進行出院手續的辦理即可,同時在出院之前,需要在住院部藥房處憑出院發票領取藥物。
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即醫生和護士的優化組合,其中一名管床醫生(工作經驗豐富)需要配備一名責任護士(臨床經驗豐富),對5~6例患者進行管理,這樣在第一時間內主管醫生可以出院信息告知給相應的責任護士,比如出院患者的具體床號和姓名,總務護士無需插入,使得責任護士能夠將出院材料和宣教準備好,醫患之間的溝通也更為順暢。作為責任護士,需要對出院醫囑進行詳細審核,對患者的全部出院文書進行收集,一旦存在缺漏資料,需要告知給主管醫生,并將資料補齊。與此同時,在對患者進行出院流程卡的發放時,責任護士需要將整個出院流程整理成一張卡片,卡片內容需要包含出院材料、手續、醫保中心、收費處和病房的詳細位置。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見表1)
3 討 論
在心血管內科出院流程中應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可以將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縮短,能夠將護理和醫療質量顯著提高的同時,工作效率也有明顯的提升[3]。醫護一體化管理主要是對出院流程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協調,將被動服務轉變成主動服務,將滯后服務轉變成預見性服務,在管理過程中注重細節,將患者的滿意度顯著提高[4]。
本次研究結果: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顯然低于觀察組,差異較為顯著。這主要是因為責任護士會將出院溫馨袋發放給患者,該溫馨袋的大小和A4打印紙相同,開口為單側,紙張兩面需要印好病房電話、隨訪流程和預約掛號流程以及出院日期、患者姓名和科室名稱,并且該溫馨袋中有結賬發票、病歷復印件和出院小結。此外,該管理模式將患者、護士和醫生融合成一個整體,將其直接的協同作用有效發揮出來,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既有獨立也有互相協作,對傳統出院流程所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進行彌補,能夠將醫護人員所具備的人文關懷顯著體現出來,服務理念較強[5]。
因此,在心血管內科流程中應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可以將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效果十分確切,值得被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愛群.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實施醫護一體化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1):36-37.
[2] 許曉琴.醫護一體全程分層級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3):97-99.
[3] 曹紅軍.醫護一體化模式在優化患者出院流程中的運用[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5,32(04):483-484.
[4] 朱佩蘭,吳福連,金敏莉,冉慧霞,廖旭怡.SBAR標準化醫護溝通模式在心血管內科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06):840-841.
[5] 魏雪馨.標準化出院流程在產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黑龍江醫學,2014,38(05):603-60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