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歡歡
【摘要】目的 研究肩周炎患者經中醫推拿聯合針灸療法治療后,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選取患有肩周炎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經三個月的中醫推拿治療聯合針灸透穴、阿是穴、肩三針后,治療前后予以疼痛詢問表(MPQ)來評估[1]。結果 60例患者疼痛詢問表(MPQ)中的三個評分標準,PRI,VAS PPI評分顯著降低。結論 中醫推拿聯合針灸療法可以有效減輕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癥狀,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推拿;針灸療法;肩周炎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Frozen Shoulder
QU Huan-huan
(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Zhengzhou 450002,China)
肩周圍組織炎簡稱肩周炎,其發病率較高,多見于50歲左右中年人,故又稱“五十肩”[1-2]。患者夜晚肩膀疼痛加重,容易發涼,感覺肩膀周圍有風,因此又名“凍結肩”“漏肩風”[3]。臨床表現主要為肩膀周圍肩關節疼痛,肩關節周圍活動障礙疼痛為持續性或陣發性,夜間疼痛加重[4],因肩周炎病程較長,給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非常大的不便,導致患者舒適感降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患有肩周炎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齡43~74歲。均來自本科室近兩個月收治的肩周炎疼痛來尋求中醫治療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1、對照組2和實驗組,各20例,三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1給予患者施以中醫推拿治療,采用循經按揉法、點按法、彈撥法以及穴顫壓法對患者進行推拿治療,[5-6]每次治療時間30 min左右,隔日一次,14天為1個療程,治療后給與患者疼痛詢問表評估得分并記錄;對照組2采取針灸灸方法治療患者:在環跳透穴、阿是穴、肩三針治穴等中醫穴位進行治療[7-8],同樣治療14隔日進行治療天,療程結束后給與疼痛評估并記錄效果;實驗組采取中醫推拿聯合針灸療法治療的手段,將這兩種中醫治療方法同時應用到患者身上,隔日一次,14天后評估疼痛得分,并觀察患者患者康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治療前后的治療效果,采用疼痛評估量表,MPQ從疼痛分級指數(PRI)、視覺模擬評分(VAS)和現有疼痛強度(PPI)3個方面對疼痛進行全面評價。PRI由15個疼痛描述信息組成,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重;VAS采用一條10 cm的水平線,按順序平均標有從0~10的數字,疼痛感覺程度越強數字越大。PPI為一種口述分級評分,從0~5依次使用無痛、輕度、不適、痛苦、恐懼和劇痛6個詞語來描述疼痛。
1.4 納入與排除標準
1.4.1 納入標準
A.符合肩周炎診斷患者,病程超過半年以上者。B.符合中醫辨證氣血瘀滯患者。C.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4.2 排除標準
A.同時使用其他治療措施的患者。B.合并有其他心腦血管,肝腎腫瘤等危及生命的患者。C.精神障礙的患者。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三組PRI疼痛評分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1,對照組2進行PRI疼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VAS疼痛評分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1、對照組2進行VAS疼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三組PPI疼痛評分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1、對照組2進行PPI疼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中醫推拿對人體起著疏調經絡、協調臟腑、行氣活血的作用,其應用范圍廣泛,不良反應少,價格易于患者接受,治療效果顯著,且易于學習操作。針灸療法具有治療范圍廣泛;見效快;安全副作用少;操作方便、經濟節約;易學易用。只要掌握針灸的操作方法,熟悉穴位和主治,了解相關的適應癥與禁忌癥,就能夠運用針灸給病人治病,緩解病人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適感[9]。有相關文獻報道中醫推拿和針灸對治療肩周炎效果良好,但是將兩者結合的報道很少,因此我院重點將此次研究重點放在中醫推拿聯合針灸規范相關的護理措施[10]。本次研究表明中醫推拿聯合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有效方法,其治療效果在鎮痛方面較單一中醫推拿或針刺方法效果更加明顯。使用針灸療法激發經氣傳導,然后用中醫推拿使局部肌肉放松局部,氣血、經脈通暢,增強血液循環,促進形成代銷有利于加快炎癥的吸收[11]。因此中醫推拿聯合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疼痛效果顯著,患者生活質量也相應得到很大的改善。我科護士在此基礎上規范護理操作,給與患者的健康指導教會患者配合功能鍛煉,并給與相關的心理疏導,讓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來戰勝疾病。我科護士也通過本次研究學會分析護理問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賴雪燕,葉 敏,祁冀,林育珊,陳俊琦,陳 靜.針灸治療肩周炎的三大特色選穴方法[J].西部中醫藥,2014,27(06):71-73.
[2] 陳泉彰.傳承堂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
[3] 韓振翔,祁麗麗,禇立希,蔡偉青,陳學芬,黃靜怡,張慧琰.針灸結合主動功能鍛煉分期治療肩周炎方案的優選[J].中國針灸,2014,34(11):1067-1072
[4] 李 偉,詹紅生,陸念祖.肩周炎國內外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22):44-46.
[5] 顧羅加,孫文里,潘 浩.中醫推拿聯合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1):100-102.
[6] 石優宏,蔡 樺.中醫推拿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概況[J].中醫正骨,2011,23(12):69-72.
[7] 唐宏亮,龐 軍,李建敏,王開龍,劉振威,李江山,張全明.中醫推拿改善軀體疼痛性亞健康人群疼痛強度的臨床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8(02):114-117.
[8] 李燕燕,何育風,唐宏亮.中醫推拿在康復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學報,2010,25(03):551-553.
[9] 黃 驥.中醫推拿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01):36-37.
[10] 呂 杰,曹金鳳,馬龍龍,許世雄.中醫推拿一指禪手法垂直作用力均勻性的量化研究[J].醫用生物力學,2012,27(04):456-459+474.
[11] 陳瀅如,王 亮,高海波,屈建峰,王瑩瑩,楊金生.基于調查的針灸治療肩周炎臨床關注問題[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08):2475-247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