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宏斌 毛紅妮 沙鵬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056-01
摘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初級中學五人制足球開展狀況進行調查。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為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中學五人制足球文化宣傳力度不夠、幾乎無推廣;西成新區秦漢新城區的中學體育教學內容未納入五人制足球運動;足球教師、教練員匱乏且水平不高;五人制足球場地不規范、器材短缺。建議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中學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五人制足球運動;將五人制足球納入中學體育教學體系,教學系統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場地設施。
關鍵詞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 中學 五人制足球運動 狀況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九所初級中學(秦漢中學、窯店中學、南位初中、平陵中學、雙照中學、周陵中學、正陽中學、蔣劉中學、白廟中學)為主要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從研究目的出發,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網絡查找和閱讀有關五人制足球在國內的發展狀況等相關資料,以及有關的書籍和文件,全面了解本研究的前沿動態。
2.訪談法
對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的九所中學的學校領導、體育組專家、體育教師、足球教練進行面談和電話訪談,進一步了解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中學五人制足球開展的狀況及未來規劃。
3.問卷調查法
設計一套《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初中生對五人制足球的認識》的問卷。隨機抽取部分學生發放問卷。每所中學發放80份問卷,共計720份。回收問卷700份,回收率為97.2%,其中有效問卷680份,有效率為97.1%。
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理統計處理,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
二、結果與分析
(一)秦漢新城區學校五人制足球開展的現狀
1.未納入體育教學體系,教學不夠系統
近幾年,隨著《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加快普及校園足球》《教育部將重點發展校園足球》等講話和政策都充分表明了這一點。借著這股政策東風,各中學校要抓緊時機將五人制足球這種靈活性和趣味性較強的運動引入體育教學中,對秦漢新城區的九所中學的領導和體育老師進行訪談調時發現,五人制足球運動并未納入正規的中學體育教學體系,且也沒有專業的教材,相關的技戰術教學較為零散、隨意,幾乎就沒有開展五人制足球運動,學生很難真正體會到五人制足球運動的樂趣,進而影響了五人制足球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發展。
2.體育教師情況
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足球運動的開展離不開足球老師的指導與組織,是足球活動有序進行,幫助學生學習足球知識、掌握足球技戰術關鍵,同時足球老師自身的足球技能水平直接關系到足球老師能否予學生最直觀的足球技能展示,對中學足球開展的教學質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作者走訪了秦漢新城的9所中學。足球專業的老師僅占19.4%,而且僅有9.6%的足球老師接受過五人制足球的培訓。
3.學校場地器材狀況
在調查的學校中,擁有標準足球場地的中學僅有秦漢中學,因秦漢中學是一所與清華附中合作辦校的項目;擁有非標準足球場的學校也不足半數,而6-7所學校是鄉鎮中學,不具有專門的足球場地,體育課所用的場地是其他類型場地,這種現象決定了對于中學、特別是鄉村中學直接開設十一制足球運動具有非常大的困難。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的中學五人制足球文化宣傳力度不夠、幾乎無推廣。
2.西成新區秦漢新城區的中學體育教學內容未納入五人制足球運動。
3.足球教師、教練員匱乏且水平不高。
4.五人制足球場地不規范、器材短缺。
(二)建議
1.采用新媒體、黑板報等形式加大宣傳五人制足球運動作為中學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使學生對五人制足球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競賽規則有較多的了解,深刻領悟五人制足球運動的文化內涵。
2.將五人制足球納入中學體育教學體系,根據各個學校場地、器材設施,五人制足球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組織相應的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3.縮小城鄉差距,提高鄉村教師收入,鼓勵大學生積極加入鄉鎮學校隊伍;鼓勵現有體育教師“走出去”進行交流、培訓和進修五人制足球方面的知識;進行五人制足球課賽、微課比賽,提高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師的課堂經驗。
四、結語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是新組成的一個區,九所中學也是在以前的基礎上被重新劃分,它的教學硬件條件、軟件設施都相對較差,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景,為充分發揮彼此的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