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龍翔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068-02
摘要 新課改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評價就是新課改中的一個基礎改革重點,其明確強調要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有效的對學生的健康以及體育成績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學生互評就是教學評價中的一種方法,本人參與“國測導向下縣域小學體育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研究”(編號為:DHJK135-201704)課題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中的學生互評。
關鍵詞 小學體育課程 教學評價 學生互評
新課標強調小學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健康第一,其包括五方面,分別是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運動參與、社會適應以及運動技能,所以,只應用定量評價、傳統評價體制以及方法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發展的需要,不能全面的展現出學生的健康情況,這就限制了目標的實現。所以,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采取綜合評價方法,即定向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讓評價更加人性化,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學生互評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但是因為小學生的身心、年齡方面都較為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互評中能夠做到組織以及引導,確保評價結果的有效性。
一、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中學生互評的目的以及評定內容
(一)評價目的
評價就是要判定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表現,以及其經過學習之后達到的學習目標情況,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定等級,鼓勵學生能夠全面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給教師的教學優化和質量提升奠定基礎。首先,教師需要掌握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學習情況以及表現情況,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和學習目標達成的程度水平;其次,教師需要判斷和找出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不足以及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優化和改善;再次,需要多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多的展示自己的個性、水平以及能力,鼓勵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第四,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對自我進行認識以及教學的能力;最后,教師需要讓家長掌握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的實際情況,讓家長也能夠參與到學生教育中,和教師一同對學生開展教育。
(二)評價評定內容
首先,要對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投入程度情況進行評價和評定,這就是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態度和努力情況,要學會一種運動方法;其次,評定學生的課堂創新能力情況,就是基于教師的教學基礎,需要具備創新能力,掌握一項新的運動項目;再次,需要評定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合作精神情況;最后,要評定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包括對運動器材的分發、收集、運用,學生在整節課中的整體表現情況。
二、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中學生互評存在的問題
(一)從眾心理
學生在評價其他同學時,很容易受到影響,他們一般都會被多數人的評判意見而造成影響,讓自己的評定觀點以及行為也發生變化,人云亦云這一問題在學生互評中,有很多學生都存在這一問題,特別是在低年級的小學生中,這一問題更加顯著。
(二)權威效應
在學生之間,也有權利和威信的情況,在學生相互評價中,一般班級中的一些學生會對其他學生地方評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樣的學生包括體育骨干、班干部、體育尖子生,讓其他學生的評價正確性以及客觀性受到了影響,很多學生在評價中都會緊跟這些學生的意見和觀念,不能勇敢的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觀點展現出來。
(三)伙伴群體效應
這一效應,就是在學生互評中,因為評價者以及被評價者間人際關系而導致評價結果受到影響。小學生很單純,他們生性好動,喜歡一起活動,因為各方面因素影響,使得他們極易形成一個個伙伴群體,這就會對學生個體產生較大的影響,其能夠對小學生的外在行為進行影響以及改變,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以及判斷事物的能力,在互評中一般都會形成小集體,使得他們在評價中容易受到感情傾向影響,無法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客觀性。
(四)“自我”效應
這一效應也是學生互評中存在的一種問題,當前小學生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一般都比較自以為是,將自己當成中心,心胸不夠寬廣,個性張揚,比較自私和自大,不能聽進去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批評,這就使得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夠正確的評價。
三、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中學生互評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師應該在學期開始就給學生明確的說明互評方法
在小學體育教學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全面、積極的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積極的進行鍛煉,認真的學習體育技能和知識,加強學生的紀律性,要和同學之間互相了解,學生要及時的了解班級內以及組內學生出現的變化性況,這些都可以給學生互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夠互相影響和作用,互相學習以及交流,加強相互之間的監督,促進共同提升,讓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慢慢把握互評的過程。
(二)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價方法
1.平時記錄的評價方法
學生在互評中,要想提升互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就應該有參考依據,而平時記錄就是一個有效的依據,教師平日教學中需要做好記錄工作,對于學生的相關方面做好記錄,包括遲到早退現象、曠課現象、進步程度、服裝是否合格、課后反饋意見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等,這些方面都可以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提供依據,將這些事實擺在眼前,提升評價的客觀性。
2.迎合學生心理的評價方法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在開展學生互評中,可以采取一些特別的方法,激發學生互評的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可以準備一些紀念品、手工藝品等作為小獎勵,將這些發給學生互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不僅要具備認真的學習態度,還需要在課堂上有較好的表現,通過這些鼓勵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生互評中,還能夠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到了學期總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獲得的獎品都擺出來,這也是一種有效的事實互評方法。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就需要讓他們能夠注重找出其他學生身上的優點以及典型事例,可以讓體育骨干平日在教學中記錄好班級中的體育光榮簿,將在課堂上出現的好人好事、給班級和學校爭光的學生等記錄下來,讓每位學生在期末總評中能夠舉出班級中學生一個典型事例。在期末總評的過程中,一定出發現一些“不安定”的學生,他們平日不會吸引別人的注意,在學習以及課堂表現上也不夠穩定,但是因為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就會讓他們受到激勵,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措施,可以幫助很多學生改掉不良的習慣,這就全面的展現出學生互評中的個性化以及合理化。
3.改進互評等級的評價方法
過去的互評等級是“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但是這種等級太過生硬和固定,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積極性,當前可以改變這種等級名稱,相應的變成“好”、“一般”、“還需要努力”,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評價確保真實性,還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教師還需要大范圍的聽取學生意見,讓被評價的學生談一談對于給予自己評價的滿意情況,對于能夠說出合理的理由的學生,就可以對其等級進行合理的調整,直到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滿意接受自己的評價等級,讓評價真正能夠實現其目的,做到健康第一,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生互評是教學評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學生互評能夠充分發揮出其優勢和作用,就需要針對當前互評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