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秀的導語可以被稱為是演奏家演奏出的首個音符,具有神奇迷人的魅力,仿佛能夠引導聽者進入仙境;優秀的導語也是打開精神世界的鑰匙,能夠激勵學生求學的動力。優秀的導語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老師需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新課導入語。
關鍵詞:語文教學;導入語設計;高中
一、 導入語設計的基本要求
(一) 新奇有趣。追求新鮮的事物是人們普遍具有的心理,新鮮的事物有利于激起興趣,所以導語的設計要有趣新奇。學生因為從來沒見過所以感到新奇,因為是新奇事物所以感到有趣,因為感到有趣所以去主動地學習。如果課文的導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自然也就會積極主動地和老師一起學習新的知識。
(二) 語句優美。人人都愛追求美好的東西。而學生們正處在一個最美好的年齡階段,所以他們也就更加強烈地想要追求美好的東西,因此老師在設計課程導語的時候要盡力做到語言優美,用優美、形象、充滿詩意的語言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發現美、體驗到美、享受到美。
(三) 目標明確。課程導語的設計目標有兩點。第一點是設計的課程導語一定要與教學的內容緊密聯系。設計導語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地理解學習教材,所以設計導語的時候要和課程內容密切聯系,避免導語與課程內容脫離。第二點是導語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況、年齡階段、愛好等方面。授課的內容也要是學生學習內容中的事或者生活中常見的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地去聽課。
(四) 簡潔。要用心設計導語,盡力用最少的語言和最少的時間,快速地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導入到授課內容中,使學生能夠集中精力認真聽課,從而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 導入語設計方法
語文教學是一項將德智美各個方面統一起來的工作,語文教學要重視熏陶和感染學生的情感,還要重視學生接受以及運用知識。依據不同的關注點,可以將導語分為以下這兩類:知識啟迪型導語以及創設情境型導語。同時,根據不同的導語類型,設計導語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一) 創設情境型
創設情境體現了人文性,不同的情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完美的導語能夠使學生理解老師創造的情境,使學生被老師創造的情境所感染,使學生去體會和享受語言中的人文精神。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1. 描摹一種情境,創造一種氛圍。老師所使用的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語言能夠描繪出一種美好的意境,使學生感受到優美、壯美、情感美、意境美、悲劇美等美的享受,使學生受到美好的熏陶。課程的導語應該選用不同的基調,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的不同來確定。學習使人精神振奮,使人受到鼓舞的課程時,應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習思想深度較深的課程時,應該在莊嚴的氛圍中學習;學習那些緬懷先烈的課程內容時,應該在沉悶的氛圍中學習。
2. 借助輔助工具,更進一步了解體會。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通過使用教學模型、錄音、照相、多媒體動畫等教學工具,來設計一種具體的氣氛,使學生具有更深刻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更進一步地體會到課文所要表達出的思想情感。比如,在教授《周總理,你在哪里》這一內容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當時人們送周總理的錄像。傾聽莊重的解釋感受令人動容的情景,聽著“周——總——理”一聲聲讓人感動的對周總理的呼喚,學生就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歌所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
3. 巧用典故,激起興趣。在課前的幾分鐘,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集中,可以利用導語作過渡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始,比如,講笑話、猜謎語、講一些典故等,從而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加拉近,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還能夠將課外和課內聯系起來,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 知識啟迪型
創設情境這種設計課程導語的方式更加重視激發學生的情感,充滿了人文關懷,具有較強的感染力的導語能夠讓學生入情移情以及陶情,也就是用導語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但是知識啟迪型這種設計課程導語的方式體現出了工具性:老師更加重視運用之前的知識,用導語來啟迪學生們的思考。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1. 承前啟后,溫故知新。新的知識和舊的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通過溫故知新,可以鞏固之前的知識也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去獲取新的知識。2. 提出問題,引發思考。老師一上課的時候圍繞教課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通過提問來導入課程,可以提問和作者有關的知識,可以提問和課文有關的知識,也可以提問和課文的寫作手法有關的知識。3. 介紹課文的背景。只要是好的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內心真實情感的表達,只有充分了解了課文的背景,才能夠充分地了解作者表達出來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題。老師在導入課文的時候,合理地向學生傳達一些課文中沒有涉及的信息,比如說作者的家庭背景和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等。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阻礙變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主旨。
三、 結束語
設計課程導語是教學的一種方式,根據教學的氛圍、目的和內容等變化而不同。以上列舉的是教學工作中總結出的部分經驗。但是不管是哪種方式的導語,目的都要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智力的發展,促進對學生情感的熏陶以及文學修養的提升,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參考文獻:
[1] 趙東旗.對話: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5):67-68.
[2] 喬建中,陶麗萍,張麗敏,史瑞瑞.我國有效教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青年教師,2008(9):20-24.
[3] 黃都,李佳.基于“最近發展區”的教與學——理解、應用、發展維果斯基的觀點[J].江西教育科研,2006(9).
[4] 張曉莉.追求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08(34).
作者簡介:
李玲,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