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126-01
摘要 通過分析我國“十三五”時期在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體育產業實情提出“十三五”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說明了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六大機遇:國家政策扶持是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發展動力;體育產業消費爆發的極點已經來臨;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發展擴大體育產業消費規模;體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催化劑;擴大內需為體育產業發展帶來難得機遇經濟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同時指出面臨的五大挑戰:有效需求與供給不足,市場主體不成熟;群眾體育發展滯后;體育產業核心層薄弱;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缺乏;具體實施任重道遠。
關鍵詞 體育管理 體育產業 體育消費 中國
一、“十三五”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十三五”期間,國家體育行政部門和各地政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體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體育產業發展取得很大成績,體育產業規模穩步擴大,體育產業體系逐漸健全,產業結構得到最大化,體育產業扶持政策不斷完善,體育產業體系不斷健全,逐步形成了以競賽表演業和健身休閑業為中心,以體育用品業為支柱,體育場館中體育培訓,體育傳媒,體育旅游等快速發展,體育產業科技改革和對體育產業發展影響日趨深入,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信息技術與運動裝備,體育服務的融合創新發展正興起,互聯網體育可穿戴運動設備高端智能運動裝備產業迅速發展。
二、中國體育產業政策的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受體育產業傳統政策的影響,引導我國體育產業形成的發展方式轉型壓力結構調整陣痛路徑依賴慣性,深入考察體育產業發展政策變遷路徑體育產業政策是歷史環境,主觀與客觀作用下的必然結果其形式的持久保持則是體育產業道路漸進固化的外在體現,體育產業發展的粗放性表現實際是政策演化路徑的依賴性存在。
三、關于體育產業發展的分析及建議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張,突破性地將中國改革升級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將面臨全面的系統改進和改革,涉及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中國的體育產業是在體育事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面臨諸多體制機制問題體育產業尤其是體育服務業領域受非市場因素的干擾較大,要進一步推動體育產業發展,我們不能延續原有的發展模式,而是要通過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微觀事務管理,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為此,“十三五”時期,我國體育產業改革的目標是充分發揮市場在各類體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改革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點: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精神,穩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引導大型體育場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積極引入和運用現代企業制度,激發場館活力,全面提升運營效能逐步完善政府部門對體育場館公益性服務購買機制和標準,健全公益性開放評估體系落實國務院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做好單項體育協會改革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單項協會在體育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制定和完善職業體育專項政策,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運動項目探索職業化發展道路,適時開展運動員教練員商業權和所有權分離試點鼓勵發展職業聯盟,逐步提高職業體育的成熟度和規范化水平。
從歷史演進來看,體育產業政策調整始終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層級式推進方式,但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基層廣大組織與個人積極性的改革創新方能真正實施并取得實效,因此,涉及體育產業政策調整的技術路線應該源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的合理對接,通過推動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調整保障產業發展的動力而增強自下而上的調整,才能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將動力和活力,同時發揮到極致體育產業政策順利調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是落實國務院文件的規劃,在此期間,我國體育產業既面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也面臨著全面深化改革趨勢下體育改革的不確定性,為此,應圍繞“十三五”時期體育產業發展目標,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供給拉動消費以轉型求升級以融合尋突破”的理念,深化體育產業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十三五”時期發展體育產業的各項任務,力爭使體育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