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云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151-01
摘要 各種運動都有其各自得節奏,乒乓球運動也不例外。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錄像觀察、數理統計等方法,對2017年德國厄爾多福世乒賽男子單打決賽馬龍VS樊振東技戰術運用特點對比賽節奏的影響進行整理分析,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乒乓球比賽節奏,從而深入了解比賽節奏的規律,更好地幫助運動員把握和控制比賽節奏,提高比賽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 乒乓球 技戰術 比賽 節奏
乒乓球男子單打是當今乒壇競爭最激烈、對抗性最強、最具觀賞性的項目,單打技戰術的發展也引領世界乒乓球運動的未來發展。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技戰術的運用影響著比賽節奏,比賽節奏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比賽的勝負。因此,本研究馬龍和樊振東作為研究對象,對2017杜爾賽多夫世乒賽單打冠軍馬龍的技戰術運用對比賽節奏的影響進行梳理分析,歸納出馬龍在比賽中對比賽節奏的控制,從而為運動員掌控比賽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2017年杜爾賽多夫世乒賽男子單打決賽我國優秀運動員馬龍的技戰術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以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以及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進行文獻檢索,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本論文提供理論依據與思路。
2.錄像觀察法賽
觀看2017年杜爾賽多夫世乒賽男子單打決賽馬龍vs樊振東的比賽錄像,對馬龍在比賽中的每一個回合球都進行統計分析。
3.數理統計法
對2017年杜爾賽多夫世乒賽男子單打決賽馬龍vs樊振東比賽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得分率、失分率和使用率計算公式如下。
得分率=得分數1個數
失分率=失分數1個數
使用率=單項技戰術使用個數I(主動搶攻技術使用個數+主動改變路線使用個數)
二、結果與分析
(一)影響因素
1.擊球要素的影響
乒乓球技術包括力量、速度、旋轉、弧線和落點五要素。進行系統訓練的運動員,形成了各自的技術風格,他們在比賽中表現出的力量、速度、旋轉、弧線與落點都是不同的,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比賽節奏變化,但實質上都是運動員在比賽中通過改變落點、增減力量、加減速度、加大減小弧線、增減旋轉來實現比賽節奏的變化,對手屬于進攻型還是防守型都會影響自己戰術和節奏,如果對對方擊球的力量、速度、旋轉、弧線與落點的變化不了解、不能及時適應,往往很難控制住比賽節奏。
2.運動員心理的影響
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比賽節奏有重要關系。對于超一流運動員來說,他們的技術水平相差無幾,決定比賽勝負的是心理因素。過硬的心理素質能使身心放松,自然協調,比賽中的速度、力量、靈活性及臨場都能發揮到最佳。而消極心理往往導致乒乓球運動員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失誤率高、動作變形多等,對比賽極為不利。
(二)馬龍、樊振東技戰術得分率、失分率、使用率的情況統計與分析
1.馬龍技戰術得分率、失分率及使用率的情況
馬龍在比賽中發揮較平均,積極主動運用搶攻技術與改變線路來控制比賽節奏。運用主動搶攻技術與主動改變線路使用率均50%;其中主動搶攻技術在該項技術中的得分率為36.21%;主動改變線路在該技術中得分率65.52%,所以說馬龍是用“該兇就兇”、“該穩就穩”、控制球的落點以及改變線路來獲取比賽勝利,但馬龍在主動搶攻技術上失分率為44%遠高于主動改變線路的16%,在主動搶攻上還需要加強穩定性以便更好的控制比賽節奏。
2樊振東技戰術得分率、失分率、使用率的統計分析
樊振東在比賽中運用技戰術變化不是很多。在整場比賽中只是利用主動改變線路來控制比賽節奏,在主動改變線路上的使用59.4%,而主動搶攻上的使用率只為40.4%,可是在主動搶攻技術上的失分率為40%遠大于其得分率的17.65%,錄像分析發現,樊振東在許多機會球的處理上沒有改變其旋轉強度、較好的發力也沒有控制落點,被對方掌握比賽節奏,從而失去主動權。在主動改變線路技戰術上得分率82.35%,樊振東較適合利用此戰術來控制比賽節奏。因技戰術使用不平衡,沒有合理的掌握時機加上失誤的因素導致在比分落后,心理壓力增大,比賽節奏出現紊亂。
三、結論與分析
(一)乒乓球比賽的節奏各具特色,貫穿于技、戰術以及比賽之中,在比賽過程中是通過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和戰術意識協調配合所表現出來的運動特征,具重要意義。
(二)節奏與很多因素有關,在系統訓練時應重視運動員體能、技能、戰術、心理以及智能。
(三)比賽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戰術來改變比賽節奏,利用競賽規則和在關鍵時技戰術特點等方式來掌控節奏。
(四)根據現場比賽的特點,隨機應變,合理、正確地把握比賽節奏的變化有效地發揮運動員的真正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