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增加知識的儲備量,還可以開拓人的視野,增長人生的閱歷,在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課內學習的一種延伸與補充,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從根本上彌補了課本知識的不足和欠缺,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收獲更多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合理激發小學生閱讀的熱情,合理地安排閱讀時間和環境以提高閱讀效果,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繪本書;課外閱讀興趣
一、 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小學生正處于大腦的發育期,閱讀可以促進大腦思維的開發,增強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把通過閱讀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應用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中,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
1. 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可以增加詞匯的儲備量,增強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2. 小學生因為年齡偏小,戶外活動范圍有限,通過課外閱讀能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增長見識,涉獵多方面的知識,如文學、地理、歷史和科學等等。
3. 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掌握課本上接觸不到的知識,為語文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豐富的詞匯和一些美好的語句,促進了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發展進步。
4. 喜歡閱讀的學生,內心的承受能力要比不喜愛閱讀的小學生承受力強,更經得起人生的考驗,懂得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找方法去解決,情緒上比較穩定而不是心煩氣躁。
5. 喜歡閱讀的小學生通過書籍能獲得更多豐富的體驗和感悟,心胸寬廣,視野遠大,能夠多角度多元化的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6. 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能培養學生有博愛之心、做事情專心并有堅定的信心。
7. 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圖像思維方式,開發學生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二、 構建課外閱讀環境與學生積極性
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構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良好的閱讀環境,能讓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閱讀的時候注意力比較集中。教師可以在學校的走廊里懸掛一些優秀的課外讀物簡要和小寓言故事,開設固定的閱讀室、圖書館促進多人閱讀方式,相互感染、熏陶和影響共同閱讀,每天的晨讀、午讀都是一種閱讀的好方法,在教學課程中可以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鼓勵小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文章作品帶到閱讀課上和同學共同分享,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分享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好勝的心理,在學校每月開展一次“閱讀之星”或“閱讀小能手”評比等活動,每班每個月評選出一名閱讀之星,每班每個學期評選出五名“閱讀之星”,學校并給獲得“閱讀之星”的學生頒發獎狀。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可以經常組織學生詩歌朗讀比賽,故事會、課本劇表演等各種活動,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進來,促進小學生自主閱讀的形成。
在家中,家長可以每天設定一個閱讀時間,家長要和學生同讀,什么樣的父母培養什么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后每天要指導孩子做好閱讀筆記,可以鼓勵孩子給閱讀筆記取一個孩子自己喜歡的名字,如《閱讀存折》等,每天閱讀的時候把一些好的詩詞語句總結出來,不僅培養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也增加了小學生語文寫作的素材和詞匯,有利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 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兒童文學推廣人彭懿在《圖畫書這樣讀》中提煉了閱讀繪本的三大好處:可以推開一扇窗,幫助孩子了解我們的世界,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學習力,發展情商和智商;可以提升孩子的美感經驗,學會觀察和思考圖畫的能力,邁入藝術的門檻。
在學習識字課《自選商場》一課時,其中有許多的食物名稱,我選擇了講繪本《好餓的毛毛蟲》,讓學生在可以聽到有趣的故事的同時了解更多的食物名稱,認識更多生活中的詞語。當老師講起月光下有一個卵,卵里爬出了一個毛毛蟲的時候,他們被深深地吸引了。看到毛毛蟲吃了那么多的食物,肚子疼得不得了時,他們會心地笑了。他們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啊!繪本故事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起來。
每次讀完一個繪本故事,學生們都會被故事吸引,把故事中的情境帶入到學習生活中。讀完《團圓》他們興奮地說:“我也好想用硬幣去包湯圓吃到湯圓中的幸運硬幣!”讀完《石頭湯》學生都好奇地問:“用石頭煮出來的湯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為什么三個和尚要用石頭煮湯呢?”
學生們發現有趣又好玩的繪本中竟然有他們自己的身影,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奇思妙想。與其說,我們帶領學生走進了繪本,不如說是繪本走進了學生的一段生命歷程。
四、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努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目標之一。首先,小學生要養成愛惜書籍的好習慣,教師要教導學生愛書的重要性,建議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簡單的書柜,把自己的課外讀物按類擺放起來,閱讀的時候可以快捷地找到自己想看的課外讀物,例如按字母順序擺放書籍,并且每本書備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愛的小書簽,以方便閱讀。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挑選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的習慣,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來選擇課外讀物,有目的性的去閱讀。再者,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制訂閱讀課外書籍,不要盲目地無計劃的亂讀,在閱讀的時候掌握好閱讀的方法,閱讀大體上可分為略讀、精讀、泛讀、尋讀四大類,小學生要根據自己所選的課外書籍選擇閱讀方式,并要寫讀書筆記,善于寫心得,最終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習慣要從一點一滴抓起,從小學生身邊的家長和教師抓起,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的努力和配合,要告訴孩子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給孩子營造一個愉快、寬松的閱讀環境,引導小學生正確地挑選課外讀物,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周慧慧.武藝強.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與教學策略探究[J].才智,2015(5).
[2]馬云闊,李洪萍.新課標下小學閱讀有效教學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4).
[3]林端惠.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評價總體原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01).
作者簡介:
梁翠清,廣東省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橋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