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174-01
摘要 中學階段是學業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階段,任何一個部分出了問題,都可能會給另一方面造成極壞影響。運動的目的強健體魄,以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和學習提供扎實的身體基礎,但在運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運動損傷。有意識地開展功能篩查(FMS),可以盡早發現學生潛在的運動危險,做好防范和化解,確保運動正常開展,降低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 運動損傷 FMS 中學生
一、引言
對于運動者而言,只要運動,損傷就在所難免。中學生體育運動強度大、對抗性強且持續時間長,運動損傷防范意識不強,防范能力弱,因此損害概率遠遠大于其他運動群體。而運動損傷作為中學生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重要構成部分,極大地影響運動效果,拉低運動成績,嚴重者可能大大縮短甚至是終結運動者的運動壽命及其生涯。功能性測試(FMS)通過對學生參加專項運動的能力進行量化分析,作出運動風險評估,最大限度地規避或是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具有極強的理論是實踐價值。
二、功能性測試(FMS)概述
功能性測試(FMS)又叫功能性篩查,由GrayCook等學者設計,是一種基于發現健康個體在完成基本動作模式時的局限性因素或均衡水平的簡單、量化的基礎運動能力評價方法。該測試方法涵蓋蹲、跨、弓箭步、踏步、跨步、踢和另外兩種要求運動者軀干穩定并且對軀干前后彎曲和左右旋轉有刺激的動作,即推和部分穩定性,綜合測評運動者運動的成本效率、時間效率和再生能力,可以幫助教練員制定科學高效的運動訓練計劃。FMS評價系統以評分的形式來進行運動員損害概率的量化研究,其評分分為0-3分四個檔次,最低得分0分,最高得分為21分,具體見表1。
分數越低,表明運動者在運動中所遭受的運動壓力就越大,如果某項動作得分為1分以下,那么教練員或健康醫生有必要開展針對性的柔韌性和核心力量訓練;如果是高水平運動員,則可能要做更進一步的評估與考察;獲得兩分的運動者2分,則主要進行對應部位的補償訓練、體能訓練和專項訓練。另外,改良后的FMs測評系統又增加了三個用來檢測肩部和腰椎部位清晰動作的高清儀器,以發現這兩個部位潛在的問題,從而使得測試結果更為全面客觀。
三、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筆者選擇所在學校高一年級四個平行班級共2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抽取其中36人參加功能性(FMS)動作測試,男生28人,女生4人,國家一級運動員2人,二級運動員20人,未定級14人。應該指出是,這200名研究對象中,筆者是經過訪談的方式進行了初步的篩選的,四個平行班級共有學生206人,但其中有6人是運動厭惡者,屬于不合格的研究指標。另外,由于功能篩查做的絕大多數是強度低、難度小的基本動作測試,因此筆者并未對這些待篩查做體質健康的檢測。
本研究以功能測試(FMS)方法為主,輔之以必要的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著重測試和篩查運動者蹲、跨、弓箭步、踏步、跨步、踢和9區干前后彎曲和左右旋轉7項基本動作,然后對每個動作進行賦分,加總以評估其發生或避免運動損傷的能力,然后著手考慮防范和應對策略。同時,筆者基于所選四個班級新生入校體檢數據庫的基礎上,查閱知網、維普等關于學生運動者損傷相關評估及其預防的文獻資料,建構起行文框架結構及其合理思路;然后設計出合乎實際和研究需要的調查問卷,并做好相應的數據處理準備。利用SPSS22.0對調查數據和測試數據做結果性作常規的統計處理和合理評估,以提高數據結論的可靠性。
(二)結果分析
為便數據記錄處理和研究,筆者在進行篩選之前制作了參加測評者測評項目得分數據統計表,將要進行測試的7個基本動作羅列其中,并就平時的觀察和中學體檢數據為基礎給出原始得分,然后經過測評之后給出測評得分,并對結果做初步的評論。FMS;數據處理結果顯示,參與測試篩選的學生運動者均分為15.8分;低于作為研究對象之外的普通人(一般指運動厭惡者)的18.9分,得分相對較低,其中“跨步”和“分腿蹲”得分相對較好,得分情況優于其他項目;“肩部動作”均分為2.6,“深蹲”2.3;“抬腿”2.2;“旋轉”和“俯臥撐”則低于2分,均分分別為1.7和1.5.功能性篩查的目的在于尋找運動者運動損傷的原因,以盡量降低運動損傷的概率。據統計,95%以上的人會在參加特別是對抗性較強體育運動如籃球、足球和排球等運動都容易遭受運動損傷。對于學生而言,主要原因為運動準備不夠充分和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不強。
四、對策暨結論
FIVIS是一項試圖通過測試功能性動作來發現運動者參與者靈活性與穩定性平衡狀況的評價系統,放大動作補償問題,讓我們更容易發現問題所在,以最大可能地防范運動損傷給運動者帶來的傷害,并可以據此制定針對性的補償性訓練,最終提高運動表現。發現問題之后,我們應該強化學生專項功能性動作內容訓練,完善訓練原則,進一步探索學生專項功能性動作多元開發,找到潛在隱患并加以化解,在此基礎上提高,這便是本文的研究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