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們通過閱讀進行知識的獲取,通過閱讀拓展知識的層面,通過閱讀強化自身的閱讀能力。因此閱讀是信息時代下人們必備的一項技能。
關鍵詞:英語;閱讀;語言
在進行英語語言學習時,閱讀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的材料偏于單一,教師選用的訓練方式不夠科學,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緩慢,閱讀課程開展的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這些均制約著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高效性。因而,為解決初中英語閱讀效果不佳的問題,需要建立高效的閱讀課堂,以為初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做出應有貢獻。
一、 培養學生興趣
語言文本是學生進行知識儲備的重要資源,對于英語閱讀教學十分重要。當閱讀材料呈現出單一性問題時,便會使得學生的語言學習變得困難。因此教師應當從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材料當中選取教學材料,讓學生能夠有效開展閱讀訓練,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有效資源。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在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學生興趣。使用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提高自身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在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之前先將問題布置下去,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例如,開展閱讀訓練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Do you know wha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ending?”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能夠愛上閱讀,教師需要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能夠在交流當中鍛煉并提高自身英語技能,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者其他實物進行輔助創設情境。例如,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情境創設:“Look at this beautiful picture.Its an interesting sight in the USA.Do you want to know why its famous for the world?”
二、 通過滲透閱讀,加強學生訓練
教師在工作當中應當重視閱讀滲透,讓學生能夠有效掌握英語閱讀相關的技巧和實用方法。第一,預測。學生在進行閱讀前可以先對文章的題目以及各個段落的小標題和文章插圖進行分析,預測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內容。例如,在訓練關于足球的一篇閱讀My football life時,便可以先對文章的題目進行預測,可以基本了解到文章所要講的是關于足球的內容。這樣學生便會在閱讀前有一定的準備,能夠更加清晰地掌握文章重點以及脈絡發展。這篇文章所講的是與足球運動相關的內容,因此學生們,尤其是男同學將會抱有非常大的熱情。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閱讀訓練。再如,閱讀My pet friend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家里有沒有養寵物啊?寵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滲透,學生將會聯想到自己所養的寵物,聯想到發生過的事情,從而對文章有一定的興趣和認可。對于沒有養寵物的學生來說,也會幻想如果自己養一只寵物的話,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會發生什么樣的有趣事情?從而對文章產生興趣。第二,略讀。略讀的過程便是要讓學生通過分析文章題目、段首和段尾的意思,并找出文章當中的關鍵詞和關鍵段落。通過略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例如,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出現:“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這一類問題。這種問題所要考查的便是學生是否能夠有效把握住文章的整體內容。學生通過對關鍵詞以及首段和尾段的分析,能夠有效預測文章基本內容,并縮小答案范圍,快速找出正確答案。第三,推斷。推斷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陌生的詞語以及作者的意圖進行分析,推斷出題目想要考查的內容與文章的聯系。這一過程需要學生結合上下文內容有效開展。利用推斷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遇到生詞的時候有效地應對,提高閱讀能力。
三、 擴展課本提高學生的水平
英語閱讀活動的開設,主要目的是能將學生所學知識進行復現,并使用詞匯和語法練習的方式,推進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技能。眾所周知,英語課本中的每個單元中均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供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需要在材料解讀中,為學生提供能閱讀的材料,并能給學生提供閱讀引導,使學生能根據材料進行針對性地閱讀活動,進而學生的閱讀方法正確,才能獲得較好的閱讀效果。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開設期間,需要適度地添加一些閱讀材料,這些材料的選取范圍是網絡或者課外閱讀書籍,教師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材料完成閱讀筆記,而主題選取方面則要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盡量選取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主題內容。譬如,教師可以選擇“Festival”“Music”“Sport”等相關主題內容的閱讀材料進行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能更好地貼合實際需要,使學生能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進而能體會到文化間的差異性,并從情感上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處,從而能為英語學習提供更多深層次的感情基礎,用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深化學生的閱讀水平。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的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能,并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閱讀的技巧、能力得到更好的深化,進而能讓學生通過閱讀輸入英語知識。譬如,教師在為學生介紹有關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時候,提到了“dragon”這個單詞,在西方,龍是一種邪惡的動物,很多西方神話中“屠龍士”被奉為英雄;但在東方國家尤其是中國,龍是一種吉祥的動物,中國古代將龍看成是王權的象征,所以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要了解到這種文化的差異性,通過閱讀探尋這種文化差異性的原因,進而在后續的學習或者寫作中能多加注意。
總之,閱讀教學活動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強化。現階段,開展英語教學時,英語閱讀教學需要貫穿在整個英語教學的始終,教師應利用課本,不斷地擴展閱讀的資源,然后傳授閱讀的方法,以發揮閱讀的有效性。在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后,教師需要使用正確的引導方式,讓學生使用科學的閱讀方法,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不斷地提升自身能力,強化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顏妍.引入微課,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6).
[2]肖夕蘭.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讓英語課堂更精彩[J].中學生英語,2016(44).
作者簡介:
馬慧霞,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