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董偉娜
摘 要: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人們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必須要具有較高的信息技術水平。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旨在提高初中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課程。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際,淺顯論述一些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實效性;提升方法
現如今,信息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購物、掃碼支付、微信聊天……生活中所有這些變化都與信息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基于信息技術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旨在讓學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相關信息技術的課程。信息技術是初中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些技術。然而,當前,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如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不感興趣,學習效率過低等。
基于此,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也就成了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共同心聲。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際,簡單談談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 創設教學情景,以情景激趣
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學習者如果對學習材料缺乏興趣,那么,他們的學習過程就會變得消極被動,學習效果肯定也會不如人意。相反,如果學習者對學習材料興趣濃厚,那么,他們的學習過程就會變得積極主動,他們的學習效果自然也會節節攀升。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缺乏濃厚的興趣,致使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缺乏實效性。基于此,作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必須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教師可以在緊扣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聯系五彩繽紛的實際生活,巧妙利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
“走進因特網”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創設了這樣的一個教學情景。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古時候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如飛鴿傳書、捎口信等。然后,課件又向學生展示了近代人們溝通與聯系的方式,即通過拍電報、郵局寄信等方式。最后,筆者向學生呈現了現如今人們利用互聯網與人聯系與溝通的方式。
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還能夠切實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進而提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二、 注重學法指導,以學法提效
古人云:“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教給學生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將這些知識逐漸淡忘。但是,如果教師教給學生各種獲取知識的方法,他們就會用這些方法去探究新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在整體把握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學法指導。當學生掌握了各種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之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自然也會隨之提升。
“word文本的編輯”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基本內容之一。以教學這部分內容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這部分內容,筆者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在課堂中,筆者首先向學生講解了一些與“word文本的編輯”相關的內容。然后,筆者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布置了一項實際操作作業。當學生在實操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交流。
由此可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效性。
三、 豐富課堂活動,以活動夯基
課堂是由形形色色的課堂教學活動組成的,而形形色色的課堂教學活動又是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如此一來,當學生在完成形形色色的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目標也就會順利實現。
有鑒于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為平臺,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了。
例如,在教學初中信息技術“Flash”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調動學生學習“Flash”相關內容的積極性,筆者設計了一項小組競賽活動。具體如下,筆者要求每個小組在固定時間內,靈活運用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制作一段簡短的Flash動畫,以制作的最快最漂亮的小組為優勝。
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下,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圓滿完成各種課堂活動任務的同時,課堂教學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之中順利達成。
四、 創新評價方式,以評價促學
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指引學生方向明確地學習,還能夠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滿滿的自信心。另外,在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方面,評價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密切關注學生學習動態的前提下,巧妙利用一些教學輔助手段,創新教學評價的方式。教師通過創新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能夠更好地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重要作用。
比如說,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當某位學生表現優秀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電腦終端給他獎勵一些虛擬的禮物。然后,對于在每節課中獲得虛擬禮物最多的學生,教師在下課前可以再給予該學生一些另外的獎勵。
再比如說,對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共性錯誤,教師可以將這些錯誤內容投放到大屏幕上進行統一指正。而對于一些學生的個性化錯誤,教師可以讓他們的學習同伴及時指正。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實際表現得到了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以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為推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以及創新評價方式等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總而言之,教師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通過提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為學生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慧.如何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考試周刊》[J].2018(17):138-138.
[2]馮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吉林教育:綜合》[J].2016(37):58-58.
作者簡介:
張超,山東省萊陽市,山東省萊陽市河洛中心初級中學;
董偉娜,山東省萊陽市,山東省萊陽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