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俊偉
摘 要:目前國內對體育課堂教學問題的研究不是很多,僅有一些現象研究,缺少對問題的深層次研究。種種原因導致學生沒有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沒有終身的鍛煉意識,體能持續下降。文章針對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部分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進行研究及改進。通過資料收集、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系統研究手段,對體育課堂教學參與度低的問題進行分類與總結,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策略與建議,旨在為體育課堂更好地朝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減輕體育課堂教學問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出一點微薄之力。
關鍵詞:體育課堂;研究;參與度低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4-08
一、研究對象、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廣州市黃埔區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地域的28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對從事多年體育教學工作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區教研員共16人進行了調查。調研過程中觀摩體育課堂教學26節。
2.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如《學校教育研究方法》 《課堂觀察指導》《叩問課堂》《走出教師職業倦怠的誤區》等。
(2)問卷調查法。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280份,回收率100%,其中無效問卷21份,有效問卷259份,有效率92%。
向16位從事體育教學工作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區體育教研員發放問卷,回收率100%。
(3)觀察法。對現實體育課堂,包括對學生體育學習的投入觀察、體育課堂學生不當行為的觀察、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的觀察。
(4)訪談法。設計訪談問卷對部分體育教師進行結構訪談,同時在放松自由的氣氛中對學生進行訪談,追問重要線索,獲得比較真實可靠的信息。
(5)個案法。針對某節課在某種特殊情景下的特殊條件,廣泛系統收集有關資料,從而進行系統分析、推理、總結概括體育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產生問題深層次原因。
(6)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11.5統計軟件對兩次問卷的預調查結果進行相關分析,對學生、專家調查結果進行頻數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體育課堂教學學生參與度低的幾種表象
體育課程標準的第一大領域就是運動參與,然而專家調查發現,課堂觀察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低是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第二大問題。在對從事多年體育教學的教師調查中發現學生參與度低主要有以下表象(見表1):
(1)體育課堂上學生練習被動,沒有學習目的。在對從事多年體育教學的體育教師調查中發現,56.3%的教師認為學生體育課練習被動。這類學生像失去動力的機器一樣,推一下就動一下。體育教師觀察就練習一下,學生不會主動反思自己的練習效果,這種情況的存在比較普遍。
(2)學生體育興趣雜亂,容易轉移注意力。體育課堂上學生興趣廣泛,對體育課堂練習也比較積極,但興趣不穩定或不持久,不能保持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在外界因素的干擾下,學生還會做出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3)體育課上體育練習好像與自己無關,是課堂的旁觀者。這類學生把體育課堂當作休閑的場所,對體育教師的講解示范從不關心,心不在焉,或躲在練習隊伍中不練習,或干脆稱病休息,似乎體育課上發生的事情與他無關。
表2的調查顯示男女同學體育課參與度沒有較大差異,77.4%的男同學和83.0%的女同學在短時間練不會課上動作,會一直練習,直到練會為止,女同學持續練習的比率要高于男同學;而男同學把課上學到的體育技能運用到課下鍛煉身體的比率明顯高于女生。
由表3可知鄉村學生的參與率低于城鎮學生的參與率,并且具有差異性。在對個別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和學生性格、習慣、學習壓力、體育課堂本身有密切的關系。
2.體育課堂學生參與度低的原因分析
(1)體育課堂無魅力。在體育課堂觀察中發現體育課堂學生參與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課堂無魅力。而體育課堂無魅力的原因又是多樣性的,主要表現在體育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盲目追求形式,沒有把握問題實質,學生興趣停留在表面;在對體育專家的調查中發現,87.5%的專家認為 體育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有限,課堂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差、教學方法單一;體育教師不能因材施教,不能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有些體育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或缺乏愛心、耐心,使體育課堂毫無生氣。
(2)學生性格、習慣差。家長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導致學生懶惰、怕臟、怕累,81.3%的從事多年體育教學的教師認為學生體育課堂參與度低的原因是怕臟、怕累。性格差異,有些學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差,或孤立自己或被孤立,這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體育課的參與度。
(3)學習任務對學生練習的擠壓。新課程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應試教育仍存在,學生課業負擔沒有真正減輕,校內5天加校外2天補習,學生身心疲憊。
3.體育課堂參與度低的矯正
學生家庭、學生的性格是我們不能控制的,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是我們能左右的,體育教師需要冷靜思考的是我們在體育課上做了什么,做得怎樣?改變學生體育課堂參與問題主要是體育教師。體育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作為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的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興趣,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來。
通過大量體育課堂的觀察,凡是參與度較高的體育課堂主要有以下特點:
(1)課堂規則落實得當,課堂管理高效。體育課堂規則是體育課堂秩序的基礎,在課堂管理中居突出的地位。體育課堂規則重在執行,課堂規則一旦確定,就要堅決執行,有經驗的教師對遵守課堂規則的學生及時表揚和獎勵,對違背規則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嚴重的給予懲罰,體育教師對待規則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規則的態度。所以,促進學生體育課堂的積極參與與教師課堂的管理技巧、課堂規則的落實密不可分。
(2)教師授課清晰,采用多樣化教學,建立魅力課堂。體育教師授課清晰程度是影響學生運動參與的重要因素,優秀體育教師清晰授課主要表現在:及時告訴學生體育課堂目標,體育課練習的內容,采用什么活動方式,學生達到什么標準,本課練習對學生有什么發展。
參與度較高的體育課堂,教學一定是多樣化的,包括練習場地的設計、教學方式的改變、分組的改變、教學內容的搭配、評價方式的轉變等。總之,每一節體育課都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每一節體育課都有新鮮感,才能促進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找到成功的感覺。對運動能力較差的同學,或體重特別大的同學適當減低練習標準,讓這些同學先降低難度練習,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反復練習。當學生能順利完成練習時,那種成功的喜悅是發自內心的。這能促進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
自由游離型學生體育課上注意力不易集中,這類學生一般運動能力很強,對這類學生,教師適時安排一些課堂工作,如為學生做示范、給學生評價、幫助練習困難的學生,幫助體育教師整理器材等,讓他感覺到他在體育課堂中的作用,從而促進他積極參與到課堂。
(4)教師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如果學生在體育課堂完全靠重復強化和外在誘惑或威脅來維持練習活動,其后果不僅是學習質量和效益的降低,更嚴重地是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揮,影響學生積極參與。因此體育教師應認真觀察課堂,發掘體育課堂的趣點,用幽默的語言使課堂呈現友好和諧的氣氛,師生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關系,從而促進多數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
(5)尋找體育學科魅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師一定要在體育課堂上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體育鍛煉方法,多關注學生的間接興趣,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兩項運動技能,才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才能在運動中找到體育的樂趣。所以,體育課堂一定要抓好運動技能教學,充分體現學科特點,展現學科魅力。
參考文獻:
[1]鄭金州,陶保平,孔企平.學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師職業倦怠的誤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周 彬.叩問課堂[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陳 瑤.課堂觀察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5]葉 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6]黎 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7]宋學光.常態體育課必須達到的要求[J].中國學校體育,2007(12).
[8]毛振明,賴天德.再談體育教學內容的再開發問題——對提倡“扁擔南瓜進課堂”主要觀點的辨析[J].中國學校體育,2007(5).
[9]郭德法.高職院校體育課對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7).
[10]張 戈,藺新茂.我國體育教學內容沿革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6(7).
[11]張中喜.我國學校體操教育發展的“瓶頸”及優勢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3).
[12]郭德法,張 靚.探究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完善與發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