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觀
摘 要: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相對薄弱,為了更好地提升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我們針對農村中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同時對激發學生興趣的“內外因素”進行討論。通過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聯系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及采用形式多變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學習興趣;“內外因素”
一、基于“內外因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價值探究
廣西百色地區農村學生由于受到區域環境和經濟條件的約束,獲取知識的渠道非常狹窄。同時地理環境較為閉塞,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無法滿足現代教育提出的“以人為本”的要求,教師在展開課堂時,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使學生無法從心里熱愛學習,給學生數學學習帶來一定的負擔。同時,由于該區域農村多為少數民族,學生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大多數家長無法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無法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輔導,總是認為孩子只要有個基本的認知就行了,學得太多也是浪費。為了使該情況得到緩解,初中教師需要從學生內心出發,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從而將“要我學”的意識狀態改變為“我要學”的渴望,提升教學效果。
二、基于“內外因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1.快樂的學習
數學教學內容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很多知識點相對抽象,而且講解起來也主要是圍繞概念解釋,因此學生常會感到枯燥乏味。為了能夠讓學生提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應當充分對教程進行研究,將知識點轉變成趣味問答或者是有趣的游戲,從而帶動學生學習[1]。比如,在教“有理數加減法”課程時,我們可以把撲克牌作為教學工具,把紅色牌面定為正數,黑色牌面定為負數,讓學生隨機抽取2張撲克,然后進行相加。最終看誰手里的兩張牌面相加值最大,誰就獲勝。這樣一來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又能在游戲中完成關于有理數的認知和學習。
2.善用好奇心
初中學生對外界事物還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課堂教學創意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對知識的渴求。比如,我們在講解乘方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假設,問問學生:“一張很大的紙如果進行50次的對折,它會有多高?”將這樣一個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討論,當他們發表完自己的看法后再告訴他們答案,很多學生會認為實際的高度并不會像老師說得那樣高,為了幫助學生驗證這個結果,教師可以將乘方的知識點引入,帶動學生們的興趣。
3.表揚替代批評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逆反期,因此,如果采用指責的方式對他們的問題進行評判很容易出現反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教育時應當從正向進行引導,少一些指責,多一些肯定。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當然教師真誠地對他們進行表揚也能夠有效地激發他們的信心,使他們能夠有更加充足的自信心加入課堂學習[2]。對一些學生的評價使用寬容以待或者是延遲評價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并且積極地改正錯誤。
4.家校聯動,共同促進學生學習
進行教學評價時以往多是以教師為主,但是在進行教學改革之后,我們將評價的主體放在了學生身上,同時評價的范圍和標準也變得更加寬泛。幫助農村的學生取得更大的興趣和自信,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攜手。教師應當主動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提醒家長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唯有家校聯動才能掌握最為全面的學生學習及生活狀況,協助學生及時調整自我認知和心態。通過適當、適時的評價內容以及表揚和鼓勵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和家長的關心,并通過科學的引導和評價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找到自己學習的最終方向和目標,從而樹立堅定的信心,使他們更有興趣學習數學。
三、注重學習方式的培養
1.預習方式
預習是進行課程學習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經過調查發現能夠用到這一方式的學生不到10%。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預習就是在正式上課之前提前學習當日將要學習的內容,并通過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先解答課后作業的問題,將認知和練習結合起來,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疑問。然后帶著不懂的問題回到課堂,通過教師的講解解決問題,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知識。
2.引導學生善于聽講
聽講是學生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這個過程是教師對知識點進行細致講解的過程,這是書本無法給予的體驗。但是很多學生都沒有掌握“聽”的方法,致使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要想做好“聽”這個環節,就需要我們教師同仁的積極引導。
(1)引導學生專注、專心,全身心地將自己投入課堂學習的內容中。
(2)引導學生抓重點、做筆記。在講解過程中常常會對一些主要知識點進行強調,所以要將它記錄下來并反復進行演練和鞏固,但學生可能難以把握重點。因此必要時候應提醒學生將其記下來,及時做好筆記,進而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更大的幫助。
(3)在課前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并提醒學生對在預習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地方要著重進行傾聽,并在授課內容完成后留一定的空余時間,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確保學生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能夠獲得解答。
(4)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做好課前備課,及時解答學生疑慮,必要時候與學生進行探討,增加課堂趣味性。
(5)督促學生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將白天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如果發現仍舊存在不足,則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再協助學生解決。
經過這么多年的教學和實踐,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能夠有效激發農村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我也認識到影響農村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有很多,無外乎就是內因和外因,但很多情況下內因的影響主要還是來自于外部因素。因此我們要將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作為主要目標,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并不是他們生活中的負擔,要引導他們主動進行學習。所以這對教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通過積極的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教師的作用只是給予他們幫助和引導。要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更好地從“內外因素”兩個方面幫助他們。
四、結語
總之在開展教學時應當著重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則應當從服務和引導的角度出發,給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好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形成自我學習的能力。只有當他們具有了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才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尋求問題的答案,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才能更加具有自主性。
參考文獻:
[1]張美珍.農村非重點中學高一學生數學學習“低效”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4(14):1-5.
[2]王小智.淺談農村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J].基礎教育論壇,2015(3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