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廣州特派記者 劉揚
被業界譽為“全球通信展三巨頭”之一的第十屆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13日-15日在廣州舉行。5G成為本屆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最受關注的熱詞,《環球時報》記者在博覽會現場隨處可見5G印記。在13日下午舉行的天翼智能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對外公布了中國電信5G推進計劃并正式啟動“Hello5G”行動計劃,我們已能聽到5G時代越來越近的腳步聲了。
“體驗”真實的5G網絡
5G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根據中國電信展臺的視頻介紹,未來的5G通信網絡可以實現1Gbps的熱點場景用戶體驗速率、毫秒級的網絡時延、每平方公里面積內可以達到100萬臺設備的接入規模,將主要應用在“增強移動寬帶”“海量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三大應用場景中。
《環球時報》記者看到,會場展示的視頻中播放了一段正在深圳測試的無人駕駛大巴在路上測試的場景。據工作人員介紹,由于5G網絡可以實現毫秒級的時延,并可以實現500公里時速的設備的接入,這就為后續的智能輔助駕駛乃至自動駕駛提供了網絡支撐?,F場還展示了一個模擬的5G基站以展示它的海量大連接特性,1個基站就可以實現周邊幾十萬物聯網設備的接入。
記者在美國高通公司的展臺也看到大量5G體驗設備,比如5G網絡容量及用戶體驗模擬、5G增強型移動寬帶、5GNR互操作測試等等,現場還展示了一臺裝備智能傳感器的瑪莎拉蒂轎車,讓人不禁對于基于高速移動通信網絡的未來交通體驗產生聯想。
中國電信闡釋5G發展路徑
在13日下午舉行的第十屆天翼智能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公布,中國電信正式啟動“Hello5G”行動計劃,致力于打造5G智能生態。楊杰解釋稱,5G智能生態涉及標準和技術創新、5G網絡建設、5G業務和使能平臺、5G應用場景,以及5G終端發展等諸多方面。
楊杰提出了打造5G智能生態的“四大主張”:一是共同促進5G標準成熟。中國電信一直深度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已先后在ITU、ETSI、3GPP等國際標準組織牽頭了多項標準制定。二是共同打造5G智能網絡。中國電信將成立5G創新中心,全力做好5G研究創新;打造5G示范工程,開展17個城市規模試驗;按照總體規劃,力爭到2020年實現5G規模商用。三是共同創新5G應用模式。中國電信年內將成立5G應用創新聯盟,發布5G應用合作白皮書。在應用創新上,推進5G發展從連接到聯接,實現萬物互聯;從內容到應用,更加聚焦消費場景;在應用擴展上,與聯盟成員共同打造“更高、更快、更強”的系列增強型移動寬帶應用、超高清視頻等通用創新應用,以及智慧城市等垂直行業應用。四是共同繁榮5G終端產業。中國電信將突出“大帶寬、大連接、準實時”等特性,加快5G終端多元化。
中國通信專家項立剛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電信作為中國通信產業國家隊重要成員之一,此時推出5G的一攬子發展路線圖是“恰逢其時”。根據業界判斷,2019年將發放5G牌照,2020年將實現試商用乃至商用,預計到2025年,將會有100億臺終端的需求。如果能更早地完成5G網絡的標準制定、網絡構建、終端研發與應用模式創新,必然會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爭取到更好的發展機遇。
項立剛認為,5G網絡的發展一定需要有戰略眼光的運營商來牽頭,各方合力將5G網絡構建起來之后,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云”:5G發展的另一塊高地
云計算、云存儲已成為耳熟能詳的詞語,但隨著5G“增強移動寬帶”“海量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特性的實現,另一種手機形態有可能就會出現。設想一下,未來手機的存儲與運算功能都在云端進行,用戶想要使用時只需要通過5G網絡調取就好,用戶所持的終端只需一個可以輕松收納的柔性屏就夠了,甚至能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實現顯示功能。
《環球時報》記者在會場就看到多個廠商推出基于5G網絡的云VR設備。這樣高清視頻可以在云端進行渲染然后再傳回用戶終端,大大減輕VR眼鏡自身的重量。
在天翼云展臺,《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中國電信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兩大核心云基地,并建成了31個省級“云資源池”。據工作人員介紹,有了與移動網絡深入融合的云,5G用戶的接入體驗將大幅提升?!?/p>
相關鏈接
多國布局5G時代
隨著有望再度改變互聯網生態的5G時代來臨,中美韓等國對5G的競爭日趨激烈。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一旦5G的技術標準確定,全球其他地區就必須遵守這些標準,并支付使用和許可費用。其中所蘊涵的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是各國爭先布局5G的核心原因。
韓國政府宣布將于明年3月“在全球率先實現5G商用”,韓國科技信息通信部是核心的主導和推動部門。韓國三大移動通信公司SK電訊、韓國電信公司(KT)、LGU+已在今年6月完成頻段競拍,計劃明年3月實現5G商用服務。三星電子宣布,將在明年3月推出5G智能手機和相關通信設備。韓聯社稱,5G頻段分為3.5GHz和28GHz,其中3.5GHz頻段的傳輸距離相對較遠,速度更快,而28GHz頻段的傳輸距離較短,但便于傳輸大容量數據。三星電子一直將投資集中在28GHz頻段上,而華為在3.5GHz頻段的技術比較領先。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華為的份額約為28%,三星電子的份額為3%。
據報道,美國和中國公司都在爭奪5G標準的主導地位,由于5G會帶來“未開發經濟潛力的時代”,因此率先采用5G通信的國家將獲得“不成比例的收益”。高通、英特爾和華為都在全力開發5G技術及標準。
英國路透社稱,美國在5G的建設競賽中正被中國超過,并且可能失去潛在的經濟利益。德勤報告發現,中國目前支持5G通信的基站是美國的10倍。單是2017年的三個月,中國新增的基站就比美國之前三年所設的總和還多,在中國裝設必要設備以增載5G的費用也比美國便宜約35%。
長期跟蹤中國通信產業發展的專業人士黃海峰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5G領域,中國目前無論從標準制定、配套系統設備的產品化,還是組網與相關試驗,乃至預商用的進展,都走得比較快,多個層面處于領先水平。但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在毫米波等領域與美國仍有一定差距??傮w來說,2G時代我們是跟著國外跑,3G時代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仍是跟跑,4G時代大家同步發展,5G時代中國則有很大可能會領跑?!?/p>
(任重 張靜 劉揚)
環球時報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