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千航班取消、百萬民眾撤離……正當美國整個東海岸都在為應對規模空前的“佛羅倫斯”颶風焦頭爛額時,大西洋上新的熱帶氣旋又開始形成。與此同時,太平洋上的超強臺風“山竹”也在逼近中國東南沿海。香港《文匯報》13 日稱,衛星圖像顯示,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竟然同時出現了9個熱帶氣旋,北半球陷入罕見的“旋風九連珠”狀態。
報道稱,西太平洋面臨兩大臺風“山竹”“百里嘉”,太平洋中東部則有熱帶風暴“奧利維亞”和“保羅”。在大西洋,除了“佛羅倫斯”,還有熱帶風暴“伊薩克”和颶風“海倫妮”。此外,北半球還分布著兩個可能發展為熱帶氣旋的熱帶擾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3 日稱,大西洋又新生成了熱帶風暴“喬伊斯”,不過它不會對陸地造成影響。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氣象學家們對這種異常現象的原因眾說紛紜。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員克洛茨巴赫表示,通常太平洋出現強臺風時,大西洋的颶風就會減少。但從今年5 月15 日太平洋臺風季開始,至今已出現15個臺風;大西洋則從6月1日到現在形成9個颶風,兩者都比以往同一時段要多。兩大洋同時出現高于平均值的“氣旋能量”非常罕見,自1970年以來只發生過兩次——分別在1988年及2016年。
英國廣播公司稱,這或許與氣候變暖有關。因為海洋的溫度越高,水分蒸發越多,濕度就越大,而“濕度是熱帶氣旋的營養劑”。但專家們承認,熱帶氣旋的形成原因非常復雜,無法確認這種變化有多少是人為的,多少是自然現象。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栓柱告訴《環球時報》,今年各海區出現的臺風或颶風的確偏多,但由于統計信息不全,還很難說明全球氣候已發生改變。英國廣播公司也提到,多個颶風同時出現或許并不罕見,因為在衛星成像技術出現前,我們根本無法確切知道每年海洋上到底生成過多少熱帶氣旋。▲
(李司坤)
環球時報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