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
班主任的工作是忙碌、瑣碎、充實的,也是溫暖、感動和幸福的。和這些小天使們在一起,我更加懂得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純真,什么是真愛。在這里我寫的是我和這群小天使真真切切經歷的事情。這個班級由40名學生組成,其中有27名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他們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家庭背景,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純真的。我和他們之間發生過許多美好的故事,每每回味,讓人溫暖。我用我的真心、愛心,贏得了他們的喜歡與愛戴;我用我的知識、方法,幫助他們更加快樂的學習與生活;我用我的汗水、淚水,告訴他們什么才是做人的真諦;我用我的人格、智慧,教會他們大愛無疆。
和諧班級
“勿以善小而不為。”
大教育就孕育在小事中。作為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的不僅僅是優秀的學習成績,規范的行為舉止,更重要的是同學之間的和諧關系,構建一個班級的文化。
我根據學校的“五個一日課”和學校常規,號召學生早晨見面要問對方“早上好”,受到別人的幫助要說“謝謝”,妨礙了別人,給別人添了麻煩,要說“對不起,請原諒”,同時要求每個人要堅持天天這樣做,要成為我們的習慣。
于是,每天清晨,當學生帶著新一天的憧憬來到學校時,你就會見到他們相互問候,點頭致意,彼此微笑著。就是這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點頭,美好的一天便從此開始了。
同時,“對不起,請原諒!”“謝謝!”這些真誠而親切的話語也不時地散落在課堂的爭辯中,課間的玩耍中,傳遞的是同學間的真誠,謙和,使人心里愈加感到溫暖舒適。
這種氛圍不僅感染著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同時,也化解了同學之間的不快,抑制了很多不必要的紛爭。這一聲微不足道的問候與道歉,猶如涓涓細流,滋潤人心;如春風拂來,令人溫暖,它增進了同學的友誼,拉進了彼此的距離,增添了班級的溫情。
一聲“早上好”“謝謝”“對不起”,看似輕描淡寫,那其中蘊含的卻是一般人體味不到的!我想這就是和諧的班級,就是班級的文化。
感動
夏日的午后甚是曬人,操場上一張張小臉已被曬得通紅。給學生分配好他們的舞伴和位置,我在一邊繃著臉指揮,一邊看著他們戰戰兢兢地跳舞,或玩、或蹦,壓低著聲音說笑著。
時間久了,幾個調皮鬼開始不再安分地跳,見我一臉肅然地盯著他們,又開始認真起來。
有個小男孩終于挺不住了,他走向我,問還要跳多久。我看看手表,告訴他們,拿出你們的熱情,開懷地跳,累了我們就回班。不想他們竟歡喜起來,真的跳起來了,看得我有點莫名其妙了。他們仿佛一下子鮮活起來,童稚一下子蘇醒了。我看見那些剛剛還一本正經的小臉綻放了純真的笑容,他們無拘無束地笑呀、跳呀,甚至可以說是放肆了。然而我并不生氣,我怎么能生氣得起來呢?我微笑地看著他們,縱容著他們在操場上嬉戲追逐,看著他們釋放自我。要知道這一刻多美!我心里蕩漾著那首歌:晚霞中的紅蜻蜓,你在哪里呦?童年時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我禁不住輕輕哼唱起來,是哪一天?是這一天吧。
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生機盎然的水彩畫中,恍惚間,我看見童年的我也在畫中奔跑歡笑……我靜靜地看、靜靜地感動,為真正的生命感動,為沒有壓抑、沒有顧忌的童年感動。我一直在微笑,也許學生不明白老師為什么會一直這樣沖他們微笑,也許他們會淡忘這樣一個下午,也許他們不理解老師的感動,但我想我真的被他們感動了。
我重新找回了童年的感覺,一種很純很放肆讓人不忍呵斥的感覺。也許他們會為我此刻的寬容而欣然,可我卻為我的寬容換來的更豐富的東西而感動。我為這個站在操場邊上微笑的自己而慶幸,幸好沒有斥責他們,剝奪他們的樂趣。
比賽那天,他們特別興奮,特別高興,跳得特別好。我沒有失去我的威嚴,學生也離我更近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故事的海洋,天天有故事,時時有故事,只要關注,只要傾聽,就能夠體會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故事中所蘊含的真諦。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南崗小學)
見習編輯∕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