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艷
音樂課堂單一的歌唱教學會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厭煩情緒。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適當的結合音樂所表現的主題和舞蹈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夠通過不同的形式給學生呈現所學,并且能通過音樂課上的舞蹈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輔助學生歌詞的記憶,借助舞蹈教學進行欣賞,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審美情趣,使他們的個性張揚,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脫離了音樂的特性及音樂與舞蹈的關系,將音樂知識與技能的訓練放在首位,很多音樂教師往往為了維持課堂紀律,只讓兒童聆聽音樂和學唱歌曲。但是這是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的,也會影響學生們的全面成長。其實在教學中會經常發現當兒童在音樂課堂上,他們往往不滿足于安靜地聆聽音樂,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身體動作,這表明兒童天生就具有表現音樂的能力,隨著聆聽音樂進行身體律動更符合兒童表達情感的特點。通過實踐,我發覺:
一、音樂教學融入舞蹈,能促進學生協調發展
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把音樂和舞蹈結合起來組織教學,能促進孩子們身體協調性的發展。課標分析小學階段的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行為上好奇、好動、好模仿;情感上易興奮、激動;對具體人和集體能夠產生感情;意志品質較薄弱。教師結合學生現狀,把舞蹈適當融入音樂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們大腦均衡發展,身心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融入舞蹈教學,美化形體,培養自信心
教師與學生在舞蹈律動的合作互動中,會使兒童感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為自己能夠獨立創造舞蹈律動而感到驕傲,潛移默化地樹立了兒童的自信心,也從中懂得配合與尊重他人。
三、融入舞蹈教學,激發表現欲望,豐富想象
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去展現人物內心,表現人物情感的藝術,大量的情緒情感都需要運用到已有經驗,調動身體各部分器官協同完成。例如,在《小雨沙沙》是以歌唱教學為主的音樂綜合課這節課我設計了一、猜謎導入二、節奏練習三、學習歌曲四、創編活動這四個環節。由于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不好靜,特別是喜歡模仿,于是我在創編活動這個環節將歌唱與舞蹈結合到一起。創編動作表演分為三個步驟:(1)學生自由創編;(2)請五名同學上臺領做動作;(3)老師領著學生進行表演。學生隨著音樂展示自己的表演,并且潛移默化的將歌曲牢記于心,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四、融入舞蹈教學,喚起學生注意力
例如《大鹿》一課,最后一個環節是進行音樂劇表演。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音樂訓練已有一些經驗,這個環節我找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小兔子、大鹿、房子、獵人,兩位學生演房子,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來尋求大鹿的幫助,獵人拿著槍在后面追小兔子,剩余學生邊看邊唱,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準備,教師可從旁指導,表演過后學生紛紛反應這個表演很有意思。這首歌故事性特別強,我覺得為這首歌編排一個音樂劇,學生將自己優美的舞蹈融入到歌曲當中,自始至終孩子在課上表現得非常活躍,整堂音樂課特別生動、有趣。
五、融入舞蹈教學,幫助語詞記憶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語詞發展水平低,積累少,放在課堂中要完成有難度的歌詞教學光通過枯燥的講述,往往是事倍功半,但融入舞蹈教學幫助記憶語詞則會輕松得多。因為調動了多種感官去學習,學生就能掌握歌詞。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實施歌唱與舞蹈結合之教學,通過動作探索練習和音樂即興練習,有益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六、融入舞蹈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音樂教學將歌唱與舞蹈融為一體,把無形的聲音同無聲的形態動作結合在一起,是學生最易接受的一種表現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的興趣,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例如,在《我的家在日喀則》一課中,我設計通過欣賞大量的藏族風情的歌曲,舞蹈,引導學生學習藏族舞的基本動作,并能隨著歌曲的節奏舞蹈,感受藏族歌舞的風格特點,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在視覺、聽覺的沖激下唱、跳,做,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提升情感體驗,了解、感受藏族的生活、風俗、服飾、舞蹈等特點,激發孩子們對西藏的向往與熱愛之情。
總之,結合新課改下對于音樂課堂教學的新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把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熱情,也有利于學生們的全面發展,符合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理念,也能夠為學生們更好的成長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楊寨鎮耿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