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霞
【內容摘要】文本解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采用怎樣的閱讀策略一直是語文教師關注的問題。實踐證明,多元解讀有利于學生全面的解讀文本,進而提高閱讀能力。本文圍繞文本解讀中實施多元解讀展開論述,旨在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元解讀 教學 文本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開展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對于這樣的要求,我們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探究性閱讀活動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多元解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根本。
一、解讀文本,體驗閱讀過程
美國教育家鮑里奇基說過:有效教學就是教師在經過一段時間教學后學生有所獲得,并且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在文本解讀中,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知文本內容,用思維的本真來解讀課文的大意,讓外在的意識不干擾自己的認知。我們知道,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在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盡量縮小個體與群體的解讀差異。讓每個學生從閱讀文本中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體驗閱讀的過程,而不是以教師的解讀代替學生的解讀、教師的體驗代替學生的體驗。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這篇說明時,如果僅僅分析文章作者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談蘇州園林有什么特征等問題,這本來是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的。然而,整個教學過程卻不能讓學生產生體驗。因此,對于這樣的說明文閱讀不妨先激活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后再談說明方法等。如介紹蘇州園林的產生與發展,談蘇州園林旅游文化等讓學生體驗到閱讀這篇文章的意義。
二、拓展文本,解讀文本內涵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為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我們更應當尊重學生的心靈需求。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在文本解讀中開展探究閱讀活動。為幫助學生能夠深入的解讀文本內涵,可以對文本進行適當的拓展,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超越文。這樣,閱讀教學效果就會大增。例如:在教學《背影》時,文本中敘述了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情節。當父親用蹣跚的步態跨越柵欄時,那種吃力的動作深深的打動了讀者。為什么這樣的情節能夠打動讀者?這就是我們從作者的細節描寫中進行了拓展,讓我們從父親吃力的動作中聯想到生活中的自己,從而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如果在閱讀中僅停留在感覺這一層面上,那么我們就無法深入的體會作者的心情。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探究文本:首先品味文本的在動詞的作用;其次,深入體會作者的動作描寫、外貌描寫。這樣,我們就會由作者的描寫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同時也激起了情感的共鳴,從而解讀了文本的內涵。
三、把握細節,深入解讀文本
細節決定成敗。我們知道,文學作品中往往通過細節刻畫人物形象。而且很多情節通過細節來傳達信息,從而讓作品打動讀者。因此,細節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在文本解讀時一定要抓住文本中的細節描寫,通過細節的把握來解讀文效果最佳。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反映細節的例子隨處可見,這正是我們解讀文本的抓手。例如:在教學《背影》時,其中文中有描寫父親爬月臺時表現出吃力樣子的細節描寫。正是這樣的細節描寫,有效的突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拳拳愛意。再如魯迅的《孔乙己》中,文中有“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樣的人物形象的描寫。這樣的細節描寫說明了孔乙己不僅經濟狀況差,而且是一個很懶惰的人。日常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人的服飾這一細節描寫,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經濟狀況與性格特征。所以,在文本解讀中要抓住細節描寫進行解讀。這樣,才能真正的深入到文本中去,才能真正的解讀出作者所要表現的思想傾向。
四、多元解讀,開展真誠對話
眾所周知,文本是閱讀教學的開始,是閱讀過程的載體。因此,教學中我們要立足文本、尊重文本,開展與文本之間真誠對話活動。這樣,才能有效的解讀文本,從而實現多元閱讀的目的。語文閱讀教學既要幫助學生快速的理解課文大意,又要通過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需要開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通過交流對話進一步解讀文本的真意。例如:在教學《社戲》時,就“歸航偷豆”這一情節進行討論。有學生認為: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著吃寫得很形象。因為它把兒童的調皮的天性表現出來了,同時也體現出他們當時的饑餓感。此時,不急于肯定這個學生的意見。而是繼續引領學生揣摩這句話的含義,目的是幫助學生真正領會作者的意思。于是追問:“為什么會這樣的判斷?學生說:“可以從‘任憑‘圍‘撮等詞中看出這樣的意思。”通過教師的進一步引導與點撥,既讓學生領略作者用詞的準確,還讓學生感受到文中的淳樸、童趣、真誠與無私。
總之,多元解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根本。只有多元解讀,才能引導學生全面提高閱讀能力,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理由相信,多元解讀一定能為初中語文閱讀打開一片新的天地,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充滿無限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葛亦虹. 例談初中語文文本解讀中存在的誤區[J]. 教學月刊,2016(01).
[2] 沈壽鴻. 新課程理念下文本解讀策略摭談[J]. 語文建設,2015(06).
[3] 陶霞. 閱讀教學中分層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J]. 語文月刊,2016(07).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縣三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