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神話故事屬于民間故事的文學樣式,語言富有想象和夸張,富有節奏感、形象感。教學中,要關注神話的文體特點,通過運用引導學生咀嚼語言、放飛想象、朗讀復述等策略,從而使學生習得語言,感受神話的神奇魅力。
關鍵詞:神話;教學;策略
神話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每一個神話都稱得上是人類的一次偉大的創造,稱得上是人類的奇跡,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窗戶。從文體上說,神話故事屬于民間故事的文學樣式,有神奇的人物、神奇的情節、神秘的色彩,想象的張力充滿字里行間。從文字上說,神話故事的語言蘊含想象和夸張,富有節奏感、形象感。因此,在教學中,就要充分關注神話的文體特點,關注人物形象,抓住故事情節,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進行品味、想象、朗讀等,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在習得語言的同時,激發學生對這一特殊文體的興趣。那么,教師該怎樣針對神話的特點,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教學呢?
一、 咀嚼語言,領悟神話之神奇
神話因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滿著魔力。而這魔力既有賴于想象,又有賴于“詩性”的語言。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引導學生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而忽視語言表達的“詩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細細咀嚼,感受語言的神奇精妙,樹立神話人物的形象。例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中“盜火”這一情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沉入課文的語言文字,從文中的句詞入手引導品析,當學生談到“普羅米修斯躲在太陽車所要經過的路上……偷取了火種”時,教師隨機引導抓住重點詞,從“躲”讀出普羅米修斯非常勇敢,從“悄悄地”讀出普羅米修斯的機智,從“插”讀出“偷取”火種的速度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躲”“插”這兩個動詞換成“守”和“伸”怎么樣?學生邊讀邊想,有的認為“守”很容易被發現,而“躲”就不容易被發現;有的認為“伸”的速度慢,未必能偷到火種。這時,教師小結:這一“躲”一“插”就將普羅米修斯的勇敢、機智刻畫得淋漓盡致,這就是神力。此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把傳神的文字變成驚險、鮮活的畫面。在教學“受罰”情節時,要緊緊抓住“鎖”和“啄”這兩個動詞,引導學生品析、玩味,透過這一“鎖”一“啄”,學生領悟語言精妙的同時,也體會到宙斯的狠毒,更感受到普羅米修斯的堅強,也只有神才具有這樣的神奇魔力。
二、 放飛想象,感受神話之神奇
想象是人類學習和智力活動的翅膀,是創造性思維的心理基礎。神話故事就是因為有著豐富的想象而充滿神奇的色彩,課文中多留空白,有極大的想象空間。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中“受罰”這一情節,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想象的,先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理解“懸崖絕壁”的字面意思,再透過畫面聯系生活加深對詞語的理解。接著大屏幕出示普羅米修斯被“鎖”圖,引導想象:普羅米修斯被牢牢鎖在高加索山懸崖絕壁上,狠心的宙斯讓他經受怎樣的“折磨”呢?為了展開學生的想象翅膀,教師可以適時提示:烈日當頭,他既不能……,也不能……;白雪皚皚,他既不能……,也不能……;狂風暴雨,他既不能……,也不能……;漫漫長夜里,他既不能……,也不能……。鷲鷹伸出長長的喙啄食肝臟會是一種怎樣的痛?又是怎樣的情景?此時,學生聯系課文內容以及生活經驗,大膽展開想象,宙斯的狠毒和普羅米修斯的堅強形象就留在學生的腦海中。教師趁熱打鐵:透過這畫面,你仿佛看到……聽到……帶上你的理解讀,邊讀邊想象畫面。在這個片段中,教師充分利用插圖,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步步推進,學生“設身處地”,在大膽的想象中感受到普羅米修斯遭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這種夸張的“折磨”恰恰成就了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堅韌、百折不撓,這就是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再如,當普羅米修斯把盜來的火種帶到人間時,人們的具體表現文中沒有描寫,教師可以以課文為依托,引導學生想象不同年齡的人們可以用火來做什么的,從而感受到火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也悟出普羅米修斯的勇敢且富有同情心。如此教學,既關注了神話文體的特點,又滲透著文化的內涵,實現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三、 朗讀復述,再現神話之神奇
(一) 朗讀,感受“詩性”語言
語言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學生要習得語言,必須先“內化”語言。朗讀是把書面語言“內化”在學生大腦之中的一條捷徑,通過反復朗讀,使語言學習過程轉化為語言習得過程。例如,《開天辟地》一文中,盤古開辟天地后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世間萬物這一自然段,作者的語言精練、富有詩性,一連串的排比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無須分析講解,只要一遍又一遍引導學生讀,讀著讀著就變成了“詩”,讀著讀著,“詩”就進入學生的腦海中,學生就在反復的朗讀中習得“詩性”語言,感受盤古偉大的精神以及神奇的力量。
(二) 復述,內化“詩性”語言
“成年人寫的神話是幼稚的,只有經過兒童的再創作,這些神話才能成為真正的神話?!保s格語)課堂上教師就應該針對神話故事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復述故事,讓語文課充滿神奇的“因子”,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復述中充分得到發展,讓神話故事與兒童充滿好奇的天性渾然天成,讓他們的天性得以充分張揚。因此,在神話教學時,教師要千方百計地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重構神話故事,讓他們學會講述神話故事,從而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復述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想象畫面復述,記憶情節復述,借助重點詞語復述,借助課文插圖復述……教師要靈活處理,靈活選擇,根據神話故事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復述方法,真正內化“詩性”語言,從而再現神話故事之神奇。
參考文獻:
[1]朱紅.胡思亂想亦有道——探尋神化類文化的秘妙.
作者簡介:
周修簪,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光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