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基本理念之一。本文著重討論如何結合高中英語教材,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語言,發(fā)現(xiàn)語言現(xiàn)象,模仿語言并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新高中英語;語言的遷移能力;語言觀察;語言模仿;語言運用
高中學生應該形成的英語共同基礎是持續(xù)的學習動機和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理念認為,一切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應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認識并建構自己的知識。
一、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語言從文本中來,又要反映生活,因此,有思考才會有思想。如Advance with English中Unit 3 Reading課文示例,高中一年級著重學習了從句的知識,于是筆者著重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連詞。先給學生3分鐘時間畫出課文中所有的連詞,再給3分鐘讓學生討論此句為哪種類型的從句。觀察完從句之后,筆者在黑板上板書了幾個高考題,以檢測學生對從句知識的了解。例如:1. The road condition there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2. The boy does his homework very carefully, his teacher tells him.
這兩題的語言根據(jù)分別來自Line 4 Next week we are flying to China,and going to Loulan,which is known as Chinas Pompeii in the desert.和Line 19 When I walked around the city,I saw streets just as they had been. 這兩題的答案分別是which和just as。學生能夠找到語言根據(jù)并解決問題,學生有成就感,同時培養(yǎng)了一種觀察連詞的能力。
二、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可以通過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積極體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共享與合作、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基于“人多智廣”(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這一哲學思想。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2-6人一組,在任務驅動下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學習方式。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既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四、 培養(yǎng)學生英語到英語理解的思維遷移的能力
英語的表達方式與漢語有很大的不同,用漢語的標準去衡量,不少英語的表達方式是倒序的。初學者一般都不太適應這種倒序的英語表達方式,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們一句英語或一段英語不是一個一個單詞或詞組簡單地、機械地堆積在一起的,而是利用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語法關系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言應學以致用,在課堂上,教師應重視語言基礎知識的實際應用,努力創(chuàng)設相似情境,發(fā)展實際交際的能力。
五、 培養(yǎng)學生新舊知識的語內遷移的能力
學生在前一種學習中所獲得的東西,之所以能夠遷移到以后的學習中來,是因為在前一種學習中獲得了一般原理,其遷移過程實質上是已有經驗的具體化,與新課題的類比或新舊經驗的協(xié)調過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原有經驗的組成要素沒有變化,只是將一種學習中學到的語塊重新組合并移用于另一種學習之中,移花接木術在語言中的無縫對接。例如,翻譯練習:他們來到一所前面有一棵大樹的農舍前。They came to a farmhouse with a big tree in front of it. 這句話中的語言根據(jù)就是Line 19中的When I walked around the city,I saw streets just as they had been,with stepping stones along the road so you did not have to step in the streets on rainy days.其中使用了“with+名詞+介詞詞組”的復合結構,學生逐步學會了知識的遷移,運用于真實的交際和運用之中。
六、 根據(jù)遷移要求應向學生傳授如何學習英語的方法
試圖尋找一種不費工夫就能提高英語成績的捷徑是沒有的,只能依靠自己踏踏實實地去學習方能成功。學習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在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英語教師應督促學生自覺地運用語言遷移能力,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而把負遷移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從而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實現(xiàn)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侯姝琛.閱讀過程的認知與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6).
[2]陳傳光.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2).
作者簡介:譚聰,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長沙市寧鄉(xiāng)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