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階段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關鍵階段。在幼兒教育中幼兒舞蹈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智力與藝術細胞,還能讓幼兒的表演欲得以充分發揮,讓幼兒健康茁壯地成長。要想在幼兒教育中發揮出舞蹈的作用,就需要幼兒教師多花心思針對性地創編舞蹈,力求舞蹈創編符合幼兒的心理、生理和年齡等特點,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本文就對幼兒教師在上課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創編舞蹈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舞蹈創編;幼兒園;探索
幼兒在缺乏認知能力時,對于動作或事物的形態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因此,幼兒舞蹈與幼兒心理狀態十分吻合,并且幼兒舞蹈具有生動、形象、有趣等特點,能夠讓幼兒在舞蹈學習中感受到滿足,促使幼兒健康成長。所以,幼兒園需要對幼兒舞蹈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幼兒教師也要在教學中合理創編幼兒舞蹈,讓幼兒舞蹈更能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
一、 幼兒舞蹈創編的重要意義
(一) 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一個真正的舞蹈家一定具備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在創造舞蹈時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讓舞蹈表演能夠兼具形體美和深刻的舞蹈意蘊。而創編幼兒舞蹈能夠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幼兒參與到舞蹈創編的過程中,就可以讓幼兒對舞蹈的理解,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表達出來,使得幼兒舞蹈不僅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也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和熱情。
(二) 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舞蹈意識
為藝術添加生命力最為關鍵的就是創新,創新能夠讓藝術的審美活動變得更為獨立和純粹。創新同樣適用于幼兒舞蹈,只有對幼兒舞蹈進行不斷地創新才能讓幼兒舞蹈的魅力經久不衰。幼兒教師在創編幼兒舞蹈時,應結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審美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創編。創新幼兒舞蹈的形式,能夠讓舞蹈更加生動形象、豐富有趣,提高幼兒對舞蹈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培養幼兒的舞蹈意識。
二、 幼兒舞蹈創編的方法
(一) 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題材
舞蹈創編應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題材。幼兒舞蹈教師要想獲取良好的舞蹈素材,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關愛幼兒、掌握幼兒的生活狀況,及時捕捉幼兒的心理變化。同時,創編幼兒舞蹈時應選擇那些新穎別致、富有童趣的題材,這樣的舞蹈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起到教育幼兒的作用。因此,幼兒舞蹈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幼兒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特點,需要主動走進幼兒群體,認真細致地觀察幼兒在學習中和生活中的行為特點,并將有效的題材及時記錄下來。通過觀察幼兒的身心特征和生活習性,創編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舞蹈。以荷花杯舞蹈中的《茉莉情懷》《蝶兒》和《雨中花》為例,這些舞蹈作品的創作都源于生活中的靈感,對舞蹈創編而言,打動人心的最佳方式就是融入情感、貼近生活。在創編幼兒舞蹈的過程中,除了添加動植物等元素之外,還可以添加一些天氣、任務等元素,對這些元素進行組合可以提高舞蹈感染力。此外,幼兒舞蹈教師在創編舞蹈時應結合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舞蹈的感染力。
(二) 構思恰當的舞蹈動作
在幼兒舞蹈創編中,舞蹈動作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幼兒舞蹈教師創編舞蹈時應構思恰當的舞蹈動作。幼兒舞蹈動作的創編應遵循“虎頭、豬肚、鳳尾”的原則,換句話說就是舞蹈動作的創編要有新穎、有童趣、有升華。在創編舞蹈動作時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創編輕松便捷的舞蹈動作,因為幼兒缺乏良好的記憶力,所以舞蹈動作應以重復主要動作為主,舞蹈隊形也要簡潔好記,只要能夠通過適當調整隊形緩解幼兒的枯燥情緒就可以了。同時,創編舞蹈動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參考一些耳濡目染的民間舞蹈。除此之外,還要跟舞蹈、歌曲和語言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舒展的動作、優美的音樂和純真的童語中激發幼兒舞蹈學習的興趣,促使舞蹈質量的提升。以小荷風采舞蹈《向前沖》為例,大跨步轉身踢腿這一重復動作在舞蹈的進場和退場中都能夠看到,既有利于幼兒學習,也將舞蹈的主題生動地呈現了出來,既讓觀眾對這群可愛的孩子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幼兒的天性在舞蹈中充分地展露出來。
(三) 注重幼兒主動性的培養
目前,在幼兒舞蹈創編中,多數幼兒舞蹈教師沒有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這完全違背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幼兒創造性表演能力的培養”的要求。雖然幼兒的身心尚處于發育階段,但是幼兒卻能夠用自己的獨特主張去看待外部事物。因此,在幼兒舞蹈創編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舞蹈的創編中,而不是將幼兒的主觀表達意愿不聞不問。以小荷風采舞蹈中的《親親我的小樹》為例,在開場階段有一部分是發芽的動作,因此我在創編時,有意的忽略這一動作,要求幼兒在課堂上自己做出發芽的動作,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幼兒張開了雙臂;有的幼兒踮起腳尖;還有的幼兒模仿蚯蚓的動作。在幼兒模仿發芽的動作中,我發現,幼兒在無意識中做出的動作都將種子發芽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這種讓幼兒參與到舞蹈創編的方式,不僅讓幼兒在參與中獲取童真,也為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提供了機會。幼兒階段的孩子們其想法千奇百怪,作為一名幼兒舞蹈教師,在幼兒舞蹈創編的過程中應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如果為孩子們提供參與的機會和發揮的空間,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參與性,也許我們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幼兒舞蹈創編過程中,幼兒舞蹈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實際情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在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尋找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和學習水平的題材,這樣才能將濃郁的兒童趣味融入舞蹈的創編中。舞蹈動作的創編不應追求難度,而是要新穎別致,富有童趣。幼兒階段的孩子年齡較小,缺乏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需要借助自然的形體動作來表達自身的意愿。他們更熱衷于歡蹦亂跳,同時,由于身體限制的因素,動作短促節奏快,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幼兒的舞蹈能力,我在幼兒的活蹦亂跳中不斷地認真觀察,捕捉幼兒的動作變化,并及時記錄下來,并在不斷地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與藝術氣息,對舞蹈素材以及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積累,促使幼兒舞蹈創編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武小云.論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重要性[J].當代音樂,2016(2):71-73.
[2]陳丹丹.論少兒舞蹈編創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4(11):141.
作者簡介:余滿,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