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國家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持續推進基礎教育的普及,并不斷實施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全國很多農村地區的初中和小學都進行了合并,形成了九年制的學校。九年制學校的產生,既有時代背景因素,但更多的是為了更好地統籌管理學生和教師,并充分利用寶貴的教育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辦校模式,并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九年制辦學并不是簡單地將初中和小學建到一起,這其中還會面臨許多管理方面的問題。如何有效管理農村九年制學校,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所有學校管理者都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九年制;管理
九年一貫制學校,近幾年大量在廣大農村地區出現,由于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造成中小學的生源不斷減少,辦獨立小學或者獨立初中規模都太小,在此背景下,從而建立了一批“農村九年制學校”,把小學和初中合并在一起辦學。九年制學校的管理與以往有所不同,不能再獨立地看待小學和初中的關系,這要求管理者要認識到兩者的區別和聯系。管理者要摸清九年制學校的辦學特點,以此為基準來制定管理辦法,并指導學校工作的開展。管理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問題,不斷修正和改進,這樣才能打造高效的管理模式,從而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目標,讓學校持續進步和發展,成為一所教育水平高超的九年制學校。那么在日常管理中,學校管理者應從哪些方面努力,不斷提升學校的管理工作呢?
一、 樹立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的管理理念
在農村九年制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對教學質量的考察,樹立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因為教學質量是學校的根本所在,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學校教育工作好壞的體現,同時也是檢驗管理者水平高低的標準,所以,要時刻圍繞教學質量去開展管理工作。教學質量的好壞,跟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學校管理模式有著不同的管理效果,出現不同的教育教學質量。管理者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當的管理準則,并充分考慮中小學生的各自特點,不斷完善準則和規范,實現教學質量的穩健提高,從而達到農村九年制學校的預期管理目標。所以,以教學質量為導向去指引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符合農村九年制學校的辦學宗旨,更是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如何制定管理的準則和規范,需要遵循哪些依據,這是需要教育管理者去深入思考和分析的問題。要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前提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標準,來幫助學校管理人員處理各種事物。特別是對于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管理,要考慮到他們的性格特點,結合具體情況和當時的情境,做到妥善管理,避免抵抗情緒;對于出色完成教學任務,教研能力出眾的教師,學校在物質和精神上要及時予以獎勵,給其他教師樹立示范作用。在農村九年制學校中,對于小學教師和中學教師的管理,要做好二者的職能區別,并以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標準,提拔能者,鞭策庸者,讓所有教師都能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完善教師對的評價體系,讓優秀的教師能得到應有的認可。
二、 通過制度保障管理工作有序推進
對于農村九年制學校的管理,離不開對應的規章和制度。而要建設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從教師、學生、后勤、安全等多方面去考量,對于日常事項,要制定處理流程和規則,從而形成高效、規范、層次分明的制度體系,讓日常的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
學生在校的這九年時間,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學習道德觀念,只有在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約束下,學校管理工作才能有序進行。對于農村九年制學校來說,制度除了保障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更重要的是建立學生的規則意識,讓學生自覺的約束自身行為。管理規章和制度要從實際教學工作出發,保證公平和公正,要多聽取教師和學生的想法,這樣才能讓全員自覺遵守。另一方面,對于學校的領導干部,也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他們的工作職責。
制度一旦確立下來,就需要嚴格執行,不允許有教職工逾越制度規范。因此,在農村九年制學校的管理中,要把制度落到實處,讓所有人員認識到制度的權威性,從而自覺的去遵守。對于九年制學校來說,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區分中學生和小學生兩個群體不同的特點,因此管理工作要做到足夠細致,避免教師花費過多的精力承擔管理的責任,從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對于教職人員的管理,要明確他們的權利和責任,在行使權利的同時還要注意履行自身的責任。
三、 剛性與柔性相結合的管理策略
如果說利用制度的權威性去管理教職人員是剛性的管理制度,那么柔性管理方法則增添了一絲溫情,兩者剛好形成互補。柔性的管理策略是站在教職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能夠贏得教職工的內心,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剛好彌補剛性管理策略過度強硬帶來的負面效果。要更好地推進農村九年制學校的管理工作,學校管理人員還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有足夠的公信力去管理其他教職人員。對待管理工作要腳踏實地,認真對待,采取剛柔并濟的管理策略,發揚勤勞苦干的作風,履行好崗位的職責。作為學校的管理人員,要時刻從教職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在他們遇到困惑時要及時提供幫助,幫助他們化解難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四、 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要培養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前提是要有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作為農村九年制學校的管理人員,要有一份廣闊的胸懷,去聽廣大教師的意見,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同時,也要能夠接納教師的不足之處,并幫助教師一起改正和進步。管理者要幫助教師樹立對本職工作的信心,讓教師出色地完成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注意激發教師自身的潛能,讓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準。對于教師心里的想法,管理人員要善于傾聽,一旦出現消極的想法,要及時予以引導,幫助教師保持心理的積極和健康。平常也要適時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既可以實時了解課堂的教學效果,并就教學問題與教師共同探討,交換意見。
總之,九年制學校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其間不斷有新問題產生,需要管理者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1]楊有權.解析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模式[J].中國教師,2017(S1).
[2]段永軍.合水縣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管理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18-19.
作者簡介:楊鮮,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馬河鄉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