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題課教學對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每個階段物理教學階段中不可避免的環節。
關鍵詞:物理;教學;模式
一堂成功的習題課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檢驗教學效果、查漏補缺、提高教學成績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對教師的教學理念、講授水平、組織能力、領導藝術等方面的檢查和鍛煉。
但以往“舊常態”中習題課往往是“就題論題”,教學內容以知識為主,教學方式以“灌輸式”“填鴨式”為主,學習方式以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為主,忽視學生的學,強調教師的教,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嚴重脫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率低下,不能達到教師預定目標。
為達到使學生鞏固、深化物理概念和規律,理論聯系實際,拓寬知識領域,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筆者總結出了以“精選、詳析、熱議、典評、多變”為主要方式的習題課教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其主要流程如下:
“精選”——課前認真分析和篩選錯題,備好講評課內容→“詳析”——分析學生答卷的優點和不足,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熱議”——小組內相互訂正答案,討論交流→“典評”——有針對性地進行典型錯題講評→“多變”——一題多變,合理發散
(一) 課前認真分析和篩選錯題,備好講評課內容
著重分析每一道題用到了哪些知識點,考查了哪些科學能力,解析命題意圖以及問題的設置,問題的陷阱,分析思考習題與知識切入的整合點,特別是情景信息題要分析如何從背景材料獲取有用的信息,如何解題等,對題目的題型、知識能力考查要求、習題的難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二) 分析學生答卷的優點和不足,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教師針對改卷獲得信息對每個班學生的答卷情況進行分析,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同時引導學生自我分析原因,尋求改進方法。
(三) 小組內相互訂正答案,討論交流
講評課不可能從頭到尾,面面俱到,而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上課時先留一段時間讓學生相互訂正答案,小組內討論交流,對于個別學生的錯誤以及一些簡單的知識性問題,學生自己就可以很好地解決。此時教師就在教室里巡回檢查,細致診斷學生哪些題目錯得較多,錯在哪里,需要何種幫助等等。
(四) 有針對性地進行典型錯題講評
經過學生討論交流,大部分問題已經解決,接下來教師就結合閱卷情況和課堂上學生的反饋選擇學生錯誤率較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解題技巧需要提高的題進行典型錯題講評。知識點理解不透徹或沒記清的重點講解相關知識要點;解題思路不清或解題技巧需要提高的題,重點講解分析問題的思路與技巧,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對于學生卷面上有獨到見解的題讓學生自己上臺展示,這樣對學生既有正面評價又能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積極性與進取心。
(五) 一題多變,發散思維,拓展講評課教學成果
典型錯題講評結束之后,對原題進行多方位變化,一方面可以鞏固習題講評課成果,另一方面還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變化原題的形式可以是對原題的提問方式進行改變,也可以把習題的因果關系倒置,或者把幾條題目、幾個過程進行組合,還可以向知識點附近相關領域進行拓展和延伸。這種方式立足于基礎,循序漸進,有階梯性和合理性,這種在原來習題基礎上的合理發散基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既不會讓學生產生無從下手的畏難情緒,又能調動學生解題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
通過這種習題課教學模式不僅糾正了學生的錯題,更讓他們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培養了多種能力。改變了以往習題課教學中“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尷尬現狀,采用了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和創造性地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解題能力,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任東棟,陜西省寶雞市,寶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