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班主任,我們都知道班級管理是項繁瑣復雜的工作,因此,我們都會培養班干部,進行班干部隊伍建設,希望以此來把自己從繁瑣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班干部培養之于班級管理、班級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班干部選拔”這個環節,就更顯得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班干部選拔;策略
為了起到讓班干部有效管理班級的目的,班主任們都會注重對班干部的培養,包括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諸如:“監督機制”“班干部例會”“輪換機制”等規章制度,也會給班干部搭建直接參與班級管理的舞臺,讓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而在班干部培養、班干部隊伍建設之前,還有一個慎之又慎的環節不容忽視,也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那就是“如何選拔班干部”。經過近幾年的班級管理實踐,我的班干部選拔有以下幾點策略。
一、 選關心班級,有主人翁意識的
這樣的學生往往更具備班集體意識,“班級是我家”的概念也會比其他人更強。之所以要選擇這樣的學生,因為班干部作為班集體的核心,必須具備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的意識,也必須要有高度的班級榮辱感。雖然很多學生嘴上也都會說關心班級、以班級為榮等看似主人翁意識很強的話,但言行并沒有統一起來,應了那句“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真正主人翁意識強烈的學生,他們對班級的關心往往體現在對“我為班級做了什么?我能為班級做什么?班級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我理想的班集體是怎樣的?……”這些問題的思考上,而這些思考是真正建立在關心班級、關心同學的基礎之上的。有了思考,才會有付諸探討和實踐的可能性。因為只有這樣,在作為班干部管理班級的時候,他們才會給自己壓力,也才會充滿熱情,站在班級的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并想方設法地去解決問題,而這一切就是為了讓他們自己參與管理的班級能夠變得更好。
二、 選善于交際,有協調組織能力的
班干部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充當老師和同學之間的傳聲筒,起到一種上傳下達的橋梁作用,這就需要他們有著較強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試想,如果一個缺乏溝通、不善言辭的學生做了班干部,他在班級事務的管理過程中,該如何有效地與同學、與老師交流?問題不止于此,因為交流障礙影響了班級管理不說,如果因此對學生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就得不償失了。反之,拿各學科的課代表來說,他們就需要將任課老師交代的學習任務、作業安排等事情有效地傳達給其他同學,同時將老師需要知道的一些類似“作業完成情況”“過關情況”等信息及時反饋上來,去扮演好學科教師得力助手的角色。當然,除了口語交際能力,他們還需要具備協調組織能力,畢竟班干部人數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他們幾個人去做,這時候就要求他們能夠分工協作,同時能夠指揮安排其他同學也參與進來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讓班級工作能夠井然有序地開展。
三、 選學習刻苦,成績相對突出的
于小學生而言,不管我們老師和家長是否看重成績,他們的潛意識里還是會將成績提到一個不自覺的高度,而這種潛意識是扎根在他們心底的。因此,在選拔班干部時考慮到學習和成績,并不是說要“唯成績論”,而是要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作為一項重要的參考依據。假使某個學生熱愛班級,且性格隨和,但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成績處在班級中下游的話,讓他擔任班干部,能否服眾就成為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這恰巧又契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他們會在不經意間去挑班干部的刺,一旦發現班干部有不能服眾的地方,就會有意無意地進行放大,不管從哪方面來講,都是不利于班級良性發展的。因此,就班干部而言,他們作為班集體的核心,肯定是要起到很好的表率和榜樣作用的。所以,選拔學習刻苦,成績相對突出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在服眾的同時,也會在無形中帶動班級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從而形成好的班風和學風。
四、 選性格隨和,有較強親和力的
這點比起能力和成績,看似不太重要,實則不然。這就好比一個能力突出、成績優異的學生做了班干部,但是卻恃才傲物,在同學面前表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的話,就反而會讓其他同學心生不滿,產生排斥和不情愿配合的情緒。再試想,作為一名班干部,如果他沒有隨和的脾氣,沒有開朗的性格,當他夾在老師和同學之間,一旦遇到不順心或者受委屈的事情時,就很難排解好自己的心情,反而會將不好的情緒有意無意地作用于其他人身上,導致同學間發生不愉快或矛盾。而親和力強,則可以在上傳下達,或者安排同學做事的時候,易于被人接受,從而提高做事的效率,甚至是提升班級整體的良好氛圍。當然,選拔這樣易于相處的學生擔任班干部,也很容易被其他同學所接受。不得不說,性格隨和,親和力強的學生,往往情商也不低,在班級里有著較好的人緣,為自己的班級管理打下基礎。
五、 選品行端正,有較強自制力的
古語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品行端正不說,這是班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德行,不管是學習態度、行為習慣,還是待人接物、言談舉止,都需要“身正”。那為什么要選拔自制力強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呢?因為對小學生來說,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辨別是非的能力,但受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的影響,不管是學習習慣還是行為習慣,還是會在有意無意中受到身邊人的影響,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作為班干部,就必須要有較強的自制力,能夠控制自己不受他人不好行為的影響。除此之外,自制力強的學生也更容易嚴格要求自己,不管是課堂還是課間,校內還是校外,會起到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這無形中也會對其他學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更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有力教育。
很多人都說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藝術,這點我很贊同。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如果能獨具慧眼,“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選拔出一批得心應手,且被其他同學認可的班干部隊伍,勢必會讓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輕松許多。班干部選拔不容大意,班干部隊伍建設也不容忽視,長路漫漫,且思且行。
參考文獻:
[1]??↓?小學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13).
[2]許艷華.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藝術[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05).
作者簡介:
馮春,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相城區元和小學。